no-portrait

开州:三峡库区“后进村”变形记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春风拂绿,万象更新。十年前的齐圣村,处处是荒山荒地,贫困穷乏。十年后的齐圣村,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百姓生活幸福安稳。本期美丽乡村系列谈,走进重庆市开州区齐圣村——三峡库区“后进村”变形记。
精彩观点
1
黄兆富
有了村里生产大队的援助 生活好多了
有了村里生产大队的援助 生活好多了
65岁的盲人黄兆富,是重庆市开州区齐圣村村民,他的家里有四口人,90岁的母亲,45岁的智力残障妻子,15岁的儿子。生活负担重、家庭劳动力弱是他面临的问题,但靠着村里的帮扶以及种植柑橘,他的日子过的还算安稳。
黄兆富说:“现在,一亩多田,能产5000多斤柑橘,能卖一万多元,在政府扶持生活方面,每个月,我们三个人能有两千多元,我觉得,生活有那么大改变,第一是因为党的政策好,第二是村里生产大队的干部对我们的援助支持。”
2
程国辉
从荒山到金山 在这翻天覆地的蝶变中 乡村振兴是吹在齐圣村的阵阵春风
从荒山到金山 在这翻天覆地的蝶变中 乡村振兴是吹在齐圣村的阵阵春风
产业能脱贫致富,在齐圣村已成为共识。在齐圣村,像黄兆富一样靠着柑橘产业走在脱贫路上的人不在少数,但这只是村里的产业之一。除了柑橘,齐圣村还大力发展猕猴桃、蓝莓等特色农业产业。
程国辉是齐圣村2组的村民,2011年以前一直在广东打工,收入不高。但现在,他已经成为奇圣红心猕猴桃种植股份合作社生产基地负责人。
程国辉说,这几年留在家乡发展的还不错,第一个方面,自己的收入很稳定;第二个方面,家乡的产业越做越好、越做越强;此外,村里的产业还让附近的村民有了务工的地方,他们的收入也跟着提高了,不出门就能挣到钱。
从荒山到金山,从贫困村到产业村,在这翻天覆地的蝶变之中,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就是吹在齐圣村的阵阵春风,而这春风还将继续滋润这块土地。
3
熊尚兵
发展乡村旅游 为村子注入新的振兴活力
发展乡村旅游 为村子注入新的振兴活力
近年来,齐圣村借助极佳的自然环境与区位优势,又在积极规划发展高端乡村旅游,三峡库区这个村子又将注入新的振兴活力。
开州区齐圣村村支书熊尚兵称,从2014年齐圣村就开始谋划和策划乡村旅游发展,“因为我们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起来了,村里也开始美丽了,我们的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我们要把产业变成旅游商品的想法就谋生了。”
齐圣村山下海拔230米,山上的海拔1200米,是一个立体型气候。夏天能够避暑乘凉,老年人可以养生养老,很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和养老产业,“我们要把农产品变为旅游产品,提高附加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 “后进村”到 “明星村”,齐圣村是重庆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模板,如今的齐圣村正沿着一条正确的发展路线稳步向前,乡村振兴的最强音,仍将在齐圣村上空回响。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