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抓取标题
分享抓取摘要。
分享抓取图片

重庆:外贸释出复苏“强信号”

" 可以明显感觉到,重庆的进出口贸易正在逐步恢复。 "

阅读全文
作者:王龙博

   

3月10日,陆海新通道首次开行青海铁路箱下海出境专列。新华网发(丁恬越 摄)

    新华网重庆3月12日电(王龙博)“最近,关区收到的申报报关单量呈现逐旬增长的态势。”重庆海关一位负责人说,可以明显感觉到,重庆的进出口贸易正在逐步恢复。

    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影响,今年前2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较去年同期下降18.3%。产能跟上不上导致的履约困难一度让部分企业非常焦虑,“智能终端产业背后是全球化的产业协作,之前停产半个月,企业面临订单无法完成的危险,确实非常着急。”重庆广达有限公司资深经理张治亮说。

    作为外商在西部的重要投资地,重庆市2019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5792.8亿元,在中西部18省市中排第2位。疫情发生以来,为帮助外贸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重庆市通过打好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组合拳”,在全力确保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强分类指导和精准帮扶,加大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力度。

    “比如在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中,重庆将加工贸易聚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从高风险的主城区中单列为中风险区域,不搞一刀切’。”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打通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的物流瓶颈,推动外贸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

    经过前期努力,截至3月10日,在重庆外贸份额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智能终端产业已实现全面复工开工,出口千万元以上的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超过90.2%。

    重庆海关相关人士表示,可以预计,随着企业逐步复工复产和对进口料件需求的恢复,重庆外贸发展仍将保持长期向好的趋势。

  

英业达(重庆)生产线上,工人正加紧生产。新华网发

    在重庆高新区,英业达(重庆)2月中旬实现复工,近万名员工陆续返岗。

    主厂房二楼车间,智能化生产线运行繁忙而有序。疫情发生后,企业生产保障及时到位,在复工复产之外,产值还实现了新的增长。

    同样处于全球电子产业链重要环节的惠普、广达等重点企业,自复工以来已累计招工4.4万人,超额完成前期招工需求。

    在两江新区,长安福特变速器工厂的多条生产线已连续多日马不停蹄地运转。这个工厂生产的产品,除供应长安福特在中国的多家工厂之外,还将销往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的印度等市场。

    “在推动外资外贸企业实现复工后,我们还将持续加强服务,助力企业尽快实现产能提升,努力把时间抢回来,把疫情带来的损失补回来。”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用电量是观察企业产能的重要指标。截至3月上旬,外向度较高的电子、汽车等产业在重庆的单日用电量已恢复到上年3月日均用电量水平,产能提升达到较高水平。

    “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在贸易管理、通关通检、物流运输、外汇结算、出口退税、法律服务等环节进一步简化流程,全面推行‘零接触、不见面’服务,提升行政服务效能。”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责任清单、“点对点”服务,确保企业第一时间复工,尽快释放产能。

3月6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重庆涪陵——广西钦州)完成首发。新华网发

    3月6日,一列满载精己二酸的货运专列涪陵西站出发,经过2天左右运至广西北部湾后,随即换装海运货轮分别抵达意大利、土耳其、荷兰。

    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首次开行以涪陵为始发点的货运专列,意味着重庆的开放点位进一步增加。

    “西部陆海新通道涪陵铁海联运班列首发,有助于当前提振企业信心,助力复工复产。”重庆市涪陵区区长种及灵说,也有利于涪陵构建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开放体系,助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

    疫情发生以来,受多国港口收紧船舶靠港规定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中水路运输方式进出口出现明显下降。但地处内陆的重庆,中欧班列(渝新欧)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均保持常态化开行。

    “在陆上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带动下,重庆前2月利用铁路运输方式实现的进口的增长3.1倍。”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班列常态化开行,在铁路及海关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欧班列(渝新欧)创新采用铁铁联运方式实现班列跨地区集货,保证货物在非常时期仍能正常集散分拨。

    与此同时,重庆还积极发挥自身在内陆开放中形成的部分优势,助力其他西部省市加强民生物资保障、加快复工复产。

    疫情期间,重庆创新开通“欧洲—重庆—国内其他省市”的点对点专线,为湖南等地进口奶粉等紧缺物资。3月10日,一列来自青海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铁海联运班列在重庆团结村车站发车,成为重庆充分发挥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功能定位,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在疫情期间开通的首列市外复工复产专列。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海购仓里,工作人员忙碌地打包着即将出仓的商品。 新华网 马天龙 摄

    在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简称重庆保税港区)的海购仓里,带着口罩的工人经过体温检测后,站在消毒防疫后的工位上忙碌地打包着商品。不断攀升的出货量让这里的工作节奏比以往显得更加紧张。

    与“双十一”等节点相比,春节前后原本是跨境电商传统意义上的淡季,但受疫情影响,大量消费行为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成规模迁移。

    2月,重庆跨境电商一线进口同比增长22.5%,其中休闲食品、化妆品增长较快。“潜在消费需求,有望继续带动居民生活类商品扩大进口。”重庆海关人士分析。

    业内人士称,疫情催生的线上消费热将发生持续性影响,甚至影响国内消费者日常的消费习惯。“重庆拥有完善的物流通道、完整的开放口岸,加上高效的通关环境和布局跨境电商试点较早等优势,生活类商品进口市场非常可期。”

    近年来,重庆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迅速。截至目前,重庆市跨境电商备案企业达500余家,主要集中在重庆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已吸引网易考拉、阿里巴巴菜鸟、唯品会、京东、小红书等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全部落地重庆,行业集聚效应明显。

 

菜单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