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3月5日(王龙博)“工人逐渐返岗有利于尽快恢复产能,完成全球订单。” 广达电脑重庆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在受疫情影响停产半个月之后,企业复产以来正在与时间赛跑,“用工是决定最终比赛成绩的重要一环。”
每年在全球智能终端代工业务中占据笔电市场大约三分之一份额的广达,其位于重庆高新区的制造基地连日来产能正逐步恢复。
自2月下旬以来,一趟趟“复工专车”陆续将数千名员工送入包括广达、富士康等电子企业的生产基地,以“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形式尝试缓解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阶段性“用工难”。
由于防控措施、个人担忧等原因,因大量产业工人未能按时返岗产生的“用工难”日益成为许多企业复产后的“心病”。对包括智能终端制造在内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言,破解原本具有普遍性的“用工难”显得更为紧迫。
“以智能终端代工为代表的部分产业多采取‘大进大出’的订单模式组织生产,这些产业也是近年来增加就业的重要领域。”重庆当地学者分析称,疫情之下的“用工难”实际上与“返岗难”并存,只有在交通、招聘、信息等环节综合施策,才能打赢这场“供需战”。
在实现有序复工后,破解用工短期供给吃紧,已成为重庆进一步提升企业产能,逐步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乃至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目标的当务之急。
重庆高新区派出的务工人员返岗专车。新华网发
2月底的一天,一辆挂有“赴西永微电园返岗复工专车”的大巴车驶入富士康园区,这标志着重庆西永微电园首批返岗复工专车顺利抵达园区。
“之前担心不复工,家里经济压力大,但复工后又担心返程风险,现在好了,专车直接把我们从家里送到厂区。”一名从江津区返岗的务工人员说道。
春节过后,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等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作为,通过摸清企业复工时间、在岗人数、返岗人数、用工需求、用工条件、工资待遇等信息,建立起了重庆市工业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并精准分析出在疫情影响下招工需求比较集中的行业、需要的工种等。
与此同时,作为外出务工人群的重要来源地,重庆市还紧紧抓住本地务工人员未出现大批量赴外务工的“空档期”, 优先推动部分人力中介机构复工,协助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加大以就近就业为导向的宣传和招聘力度。
“有了清晰的台账后,我们积极对接交通局部门,对收集到有集中运输务工人员需求的,协助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等方式接送到企业。”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主任陈金山表示,复工专车解决了返岗工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有利于相关企业尽快恢复产能。
在重庆火车北站的站前广场,两江新区设立的“重点企业招工报名点”前,不时有出站旅客前往咨询。在严格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公司的工作人员积极向其介绍招工需求和薪酬待遇等。
“我们除了为企业及区县求职者提供送工专车服务、定点输送人才外,还为求职成功者送出报销一张车票、提供一星期口罩、一桶方便面、一瓶矿泉水、一套洗漱用品等福利。”两江人力资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上述举措,力争尽可能吸引本地务工者就近上岗。
通过“渝康码”,外出务工人员可实现线上申办健康申报证明。新华网 马天龙 摄
一张小小的“渝康码”,成了重庆许多企业复工和务工者返岗的“放心码”。
通过“渝康码”,外出务工人员可实现线上申办健康申报证明,简化了务工人员线下办理流程,也消除了用人单位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担忧。
在缓解复工企业用工难过程中,重庆市大力度推行“渝康码”“就业码”等智能化健康凭证。这些大数据手段汇集了重庆市有就业意愿的产业工人的相关基础信息、求职意愿、健康状况,为实现精准对接提供了有效基础。
获得“渝康码”后,市民或务工者在进出企业、住宅小区等场所时,只需在手机上出具“渝康码”,场所管理工作人员在查看“渝康码”上无异常状态提醒和体温测量正常后即可通行。
据悉,除了本地推行“渝康码”外,重庆市还积极与贵州、四川等省推动合作,达成相关健康凭证互认的共识。这意味在互认省份申请了相关健康码得务工者,可在重庆实现包括健康证明在内的有关健康信息承认。
“重庆周边地区是重要的外出务工人群来源地,产业工人数量巨大。”重庆当地学者指出,实现健康凭证互认,有利于增强重庆企业对相关地区务工人员的吸引力。
此外,以智能化为“媒”的“云招聘”也为重庆多个地方缓解用工难提供了新选择。在两江新区,“云招聘”前后帮包括康师傅等企业引入数十名紧缺岗位员工;在永川区,以网络直播为主要形式得“云招聘”吸引了400多家企业报名,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1千多个。
“下一步,重庆市将推进更多人力中介机构复工复产,引导更多市场主体投入招工工作。”陈金山说,与此同时统筹推进复工复产企业做好员工稳岗工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稳定扩大就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