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创新课程内容与形式 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落实核心素养,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从学校层面,思考整个学校的课程架构,同时让每个老师不但要知晓什么叫核心素养,关键把核心素养怎么整合到日常课堂和学科教学当中去,变成教学行为去落实和执行。核心素养在学校和教师那里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需要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的具体内容。

  • 观点

    准确定位教育教学目标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教师要懂得核心素养是什么,除此之外,特别是要有跨学科、单元整合的思想和相应的设计能力。另外,转变知识学习方式是素养发展的前提,要让知识学习过程实现批判性思维与社会协作的连接。要让学生学会选择,批判性地筛选与接受,倡导学生深度学习,把知识学习变成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观点

    立足教育本身 核心素养培养是教育提质的重要环节

    从当初的“双基”----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到“核心素养”,正是教育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是为了改变教育领域内存在的“唯分数论”现象。可以说,核心素养培养是教育质量提升的新阶段,也是适应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

  • 观点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培养未来高素质公民目标的需要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发展、引领发展的高素质公民,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核心素养的提出其实是对未来公民的定位。正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所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