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4日,记者采访了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贵忠。 [详细]
近日,铜梁区南城街道桐子社区,2位身穿印有“服务三农,铜梁供销”字样马甲的工作人员驾驶四轮车,将日常生活用品送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乡村振兴,文化不能缺位,否则将“有形无神”。怎样把文化种到村民“门口”、游客心里?荣昌区通安村,做出了探索和实践。
水是生命之源,吃上放心水,是民之所盼。目前,城厢镇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95%,彻底解决全镇16个村(社区)2.5万人吃水问题。
近日,走进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路边的花草簇拥而开,路上看不到白色垃圾,村民衣服晾晒整齐,邻里间、家庭中和乐融融。
清扫保洁、修剪花木、保安队治安巡逻……在南岸南山街道放牛村,这些以往只有城市商业小区才有的物业服务,已经成了村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
近日,重庆市合川区正式启动2021年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
“现在院落变化非常大,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种了一些花,更加漂亮了。”说到乡村振兴“双亮”带来的变化,小周村的乡亲们就夸赞不已。
近日,在莲花街道新华村,一群志愿者正和村民一起忙着清洁村庄,清理陈草垛、规整小菜园……一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村庄里热热闹闹展开。
如今,墙绘、涂鸦除了可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文艺术气息,还越来越多地走进商业空间和乡村,成为装点城乡的‘新宠’,获得大众普遍喜爱。
近日,在武隆区庙垭乡叶家湾农业社的改扩建公路段上,压路机正在压实公路;挖掘机正在对高低不平的路面进行平整……整个工地十分忙碌。
12日,为助力消费扶贫,中建三局三公司从忠县采购的价值40余万元的614个“扶贫大礼包”,发往了上海、浙江、江苏等地。
近年来,万州开展以中山杉为主,乔、灌等相结合的消落区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发展“增效”经济林和“增色”景观林,生态先行效益正逐步显现。
“现在随时想用水都可以了,再也不担心没水喝了。”胡培轩笑着说。老胡的“用水自由”得益于通惠街道去年10月完成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近年来,重庆市大足区交通局大力实施“交通+扶贫”“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三大工程,服务乡村振兴取得丰硕成果。
近日,彭水自治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1年第1次(扩大)会议召开。
近年来,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让荣昌区一跃成为成渝相向发展的“腹心”,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经济增速跃居重庆38个区县前列。
11日,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6月北碚区三圣镇启动天宫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作以来,天宫村获评首批“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
11日上午,在重庆市铜梁区侣俸镇新学村蔬菜基地,50多位农民工正在忙着采收蔬菜、翻整土地,管理秧苗,地头一片忙碌的景象。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近日,记者来到重庆市奉节县龙桥土家族乡瑞丰社区,现场目睹当地村民杀年猪的习俗。
原生态鲜榨沙棘汁、牦牛牛肉干、藜麦米……琳琅满目的内蒙古土特产让人应接不暇。近日,内蒙古消费扶贫周在中国西部消费扶贫中心拉开帷幕。
据悉,丰都将统筹整合的10余亿元财政资金精准投放到牛、鸡、猪、红心柚等扶贫产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265个,推动扶贫产业扩面增量。
近日,垫江举行晚柚产业发展推介会,助力垫江晚柚“双十工程”建设。当天,共达成协议流转土地面积9750亩,涉及投资7800万元。
近年来,合川区供销合作社实施粮油(菜)轮作生产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为全区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努力做好试点示范推广工作。
2018年以来,通过实施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北碚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绘就一幅幅美丽画卷。
近年来,巴川街道把公路的绿化美化净化融入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之中,50多万株花草树竹落户在公路两侧,增添了美丽乡村的底色。
在实施脱贫攻坚中,丰都县围绕“一心两极三带”生产力总体布局,科学布局畜禽、红心柚、榨菜、花椒、生态渔业等高效扶贫产业。
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下旬以来,重庆市生猪批发价从40.6元/公斤上涨到46.45元/公斤,猪肉的零售价从50.59元/公斤上涨到56.8元/公斤。
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的油菜花开了!近日。市特色效益粮油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专家们来到黄庄村,对长花期油菜花进行了现场观摩。
安顺岛位于长寿区长寿湖镇安顺村,岛内种植有血脐、沙田柚等绿色农产品。王国明夫妻是村里出了名的“血脐夫妻”,如今已经种植了9年血脐。
1月6日,在铜梁区虎峰镇轮桥村,九伦田乐专业合作社举行了首次分红仪式。村民们数着手里一叠叠的现金,笑得合不拢嘴。
近3年来,铜梁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在实现全区4423户危房新建、改造基础上,于2020年又启动了农村一般群众危房排除、改造工程。
近日上午,薄雾笼罩田野。在重庆市铜梁区白羊镇水碾村6社,村支书周龙超和镇干部正在查看地里角儿菜长势。
“这个活既方便,还有空余的时间,我回去照顾老公和做点养殖和种植业,有钱挣,我们现在心里很踏实。” 梁平区复平镇小山社区的蒋德珍说。
隆冬时节,开州区义和镇农兴村景豪果园里,650亩柑橘果实累累,橘香四溢,林中忙碌的果农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
锦橙是丰都县龙孔镇的名片,楠竹村素有种植柑橘的传统,被誉为“锦橙之乡”。近年来,该村通过发展柑橘产业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4日,大足区消费扶贫专馆在龙岗街道双塔路开张。馆内货品包括大足冬菜、邓鼎计火锅底料、宝顶酿造豆瓣酱、玉龙山苕粉等近百种优质农产品。
“‘水中彩林’实在是太漂亮了。”2020年12月28日,在万州大周镇的长江库岸边,生长于水面下的中山杉坚立挺拔,开始发黄变红的树冠露出水面。
五年来,北碚区3个市级贫困村全部摘帽,累计减贫4389人,贫困发生率由1.7%降至0,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为全面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任务,近日,綦区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工作启动仪式在中山路滨江路举行。
严冬时节,小三峡两岸红叶似火,一拨拨游客荡舟大宁河,沉醉在美丽的景色中。岸上,便是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巫山县双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