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日重庆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上获悉,重庆全市安全生产连续5年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安全生产既关乎强企,也关乎惠民。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董林介绍,“十四五”以来,经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分别下降32%和34.8%,死亡人数累计减少了2126人(截至2024年底),今年继续保持大幅下降态势,已连续58个月遏制住重特大事故发生,创重庆市历史最长纪录。
“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安全感与获得感的大幅提升。”董林说。
——致力于让每位奋斗者“工作更安全”。近年来重庆始终牵住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动态清零这个牛鼻子,揪出重大事故隐患5.6万个,整改完成率达到98.5%;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推行安全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及设备工艺6.92万项,重大危险源、危险工艺自动化改造达90%以上,全市8个化工园区可视化安全监管实现100%;持续提升全员安全素养,新培养注册安全工程师1.3万人,提供特种作业考试服务64.85万人次,推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让每个从业人员做“安全的明白人”。
——致力于让每位出行者“路途更安全”。重庆持续深化道路运输专项整治,重点对网约车、出租车、长途客车、旅游包车的超员超速超载及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集中专项整治、严格执法。“比如,针对近年来网约车事故逐年上升,我们出台了‘九条硬措施’,有效遏制网约车事故多发态势,让群众‘安全出行’更有保障。”董林介绍。
——致力于让每位百姓“居住环境更安全”。重庆紧盯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坚持苗头发现就掐、隐患冒头就打,统筹开展电动自行车、燃气、防范居民烤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等专项行动。我们开展电动自行车生产、停放、充电等全链条整治,查处非法改装、飞线充电等违法行为26.1万起,新建设充电端口33.4万个。针对窨井盖这类安全“陷阱”,梳理出12个领域和4类问题开展排查,共发现隐患1.2万余项,已完成整改1.1万余项。
——致力于让每位游客“旅行更安全”。针对“十一”、春节等重要节假日,重庆对公园景区、网红打卡地等公共空间,完善事前预防和事中态势监管机制,堵塞安全漏洞,让每位游客乘兴而来,平安而归。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企业每个操作岗位上,把安全防线筑牢到群众的家门口,让大家更安心、更踏实。”董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