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闹铃响的时候,熟睡中的李福海被吓了一跳,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没分清是闹铃声还是来电铃声,以为哪里发生了险情!”
这场景被同在办公室里值班的同事们瞧在眼里,逗得大家笑作一团。镇政府的办公楼因为被鉴定为危房,从今年以来,全镇干部职工搬到了镇上幼儿园的几间大教室办公。由于没有宿舍,他们值班备勤时只能睡在沙发和长椅上。
星期二早上7点,城口县修齐镇应急办的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在笑声中开启。

加紧练,尽快“人装融合”
修齐镇深藏于大巴山腹地。从重庆主城出发,驱车要六个小时才能抵达。这里层峦叠嶂,满目苍翠。清晨时分,浮云如纱,缭绕山间,更添一分灵秀。
洗漱后,应急办工作人员来到操场,在应急办主任邓国顺的带领下开始晨训。这是他们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活动。
修齐镇应急办一共有11人,其中有6人为退伍军人。军队的历练,成就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强大的身体素质,也养成了他们对工作高标准和严要求的习惯。
晨训由四十分钟的体能训练和二十分钟的装备训练组成。今年,重庆市着眼于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为全市各乡镇统一配发便携式抽水泵、多功能破拆工具等各类应急装备,这些先进装备让队员们非常着迷。体能训练刚刚结束,大家顾不上缓口气,立即围拢在新装备周围。
“启动键一按,听到声音了,后面有防爆的声音,风门再打开,带点油门再启动。”在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城口支队指挥员李小舟耐心地讲解着背负式便携消防水泵的使用方法。
邓国顺和同事们聚精会神,认真学习这些新装备的操作规范和维护要点,“这些新物件来了,我们得抓紧练,做到熟练地掌握装备性能和使用技巧,尽快实现‘人装融合’,才能更好地保障辖区安全。”邓国顺表示。
修齐镇位于任河下游,面积166.2平方千米,境内多中低山,洪涝灾害、地质灾害、风雹和冰冻灾害等多发易发,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真是一刻也不能放松!”邓国顺说。
8时整,镇政府食堂开饭!应急办的工作人员们整齐排队打饭后,坐在同一张圆桌上吃饭。
“早饭一定要吃饱!”修齐镇镇长詹同浩关切地叮嘱道。
“每天詹镇长都跟我们一起吃早饭,见缝插针地把镇里的工作部署再跟我们强调强调!”邓国顺说。
“眼下汛期还没结束,前两天两场短时强降雨,紧接着又是高温干旱,要特别注意山洪灾害点和地质灾害点,要下去盯紧盯实。二是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要特别注意森林防火和烟花爆竹这一块。三是道路交通、建设施工的点位比较多,大家也不能放松,要逐个排查检查。
仔细查,不放过任何细节
“你看,我们镇长对我们的工作内容都如数家珍。”邓国顺说,基层的应急管理工作复杂多样,防汛、防地灾、森林防火,交通、消防和重点企业项目的安全生产,都有涉及,“这要求我们基层应急办必须是保障基层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多面手’。”
虽然群山环抱的修齐镇气温要比其他地方低上几度,但由于这段时间持续高温,烟花爆竹的储存安全让邓国顺们始终放心不下。
“2019年的时候,我们县另一个镇的烟花爆竹仓库,因为杂物间违规堆放了烟花爆竹残次品,引发火灾,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邓国顺介绍,这起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却给全县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敲响了警钟。
目前,修齐镇共有15家烟花爆竹零售点和1家烟花爆竹销售公司。
上午九时许,应急办来到位于东河村三组的龙鑫烟花爆竹销售有限公司,两间烟花爆竹库房伫立在火热的阳光之下。
“你好,打扰啦!我们是修齐镇人民政府应急办,这段时间持续高温,我们过来检查下烟花爆竹的存储安全。”邓国顺说明来意后,径直奔着该企业烟花爆竹仓库走去。
“现在鞭炮的出入量是2913件,满库的话是一万件。”库房管理员告诉检查人员。
进入库房,气温骤降,邓国顺忍不住感慨,“这里比外面凉快不少啊!”
“库房里专门安装了隔热系统,像这个温度湿度表,是我们交接班时必须要查看的,确保库房温度不超过30摄氏度。”该库房管理员指着库房墙上一只圆形的仪表盘说道。
烟花爆竹易燃易爆,消防安全马虎不得!
“平时我们检查灭火器的时候,首先要看压力表的指针是否在绿域内,如果指在红域里,就说明灭火器超压了;指在黄域里,表明灭火器处于低压状态。”应急办工作人员刘刚一手提着灭火器,另一只手比划着:“超压和低压状态都不对头,必须进行重新充装。另外,还要检查灭火器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过保的灭火器必须重新进行压力测试。”
龙鑫烟花爆竹销售有限公司的每一个储存仓库都单独配备了消防泵房,应急办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水泵是否能正常出水,又对消防池和避雷针等设施进行逐一检查。
天气炎热,应急办的几位工作人员忙得满头大汗,“每天都得像我们这样,巡查检查一遍重点部位,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哟!”邓国顺再次嘱咐。

巡山林,守护好绿水青山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与企业、群众打交道比较多,难免会遇到不被群众理解的情况。
“这种真的挺难受的,初衷是为大家好,却不被理解。”刘刚说:“就拿森林防火宣传来说吧,村里的老人家犟得很,偏要烧荒,怎么劝都不听。”
说着话,应急办一行人来到了岚山村。岚山村的村道大约7公里长,岔路多,沿线的80多户村民家家户户都种地。
“夏末秋初,持续高温叠加农事用火集中,森林火险大大增加,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胡乱烧荒。实在要烧荒,一定要提前跟村里报告,做好防护措施才得行,等引发了森林火灾,到时候后悔就晚了。”应急办的工作人员们分工协作,从不同岔路走村入户,挨家挨户开展农事用火安全宣传。
“有一回我们在山里执行一起比较艰巨的任务,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平安出来。村子里的几个老嬢嬢看到我们脸上身上都是伤,抱着我们就哭了。”刘刚说:“头一天她们曾劝我们不要进去,见我们迟迟没回来,担心了整整一晚上。”
基层工作就是这样,有时候让人很委屈,有时候又让人很感动,“应急管理工作更是如此,是一种相互守护。”刘刚感慨。
“现在是森林防火关键期,任何火种都不能进山,打火机这些我们要暂时收过来,等你们下山时再还给你们。”在森林防火检查站(交通劝导站),应急办工作人员熊林丹和检查站的工作人员一道,对过往车辆进行安全提醒。
“我们要求所有进山的车辆,无论小汽车、三轮车还是摩托车,都必须登记。同时,收缴火种和做好宣传。”邓国顺说。
陆陆续续,应急办的工作人员在检查站汇合,大家带上装备开始巡山。
一行人中,有人携带灭火工具包、液压工具箱,有人携带水枪、水袋、无齿锯、液压发动机、灭火铲等,“最牛的是给我们配了一台装备运输车,装备了一台便携式水泵,万一发生山火,我们随时可以背负进山灭火,让我们的底气更足了。”熊林丹感慨。
山路陡峭,有些山坡甚至无路可走,需要用砍刀清理掉杂草树枝临时开辟道路。仰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修齐镇的中药材、青脆李、苦荞酒、苏麻油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光是这片山林里,就有近2000亩的淫羊藿药材。
“你们看这个就是淫羊藿,”熊林丹在山林间健步如飞,“除了中药材,我们这里各类动植物种类也很多,有时还能见到野猪。”
这片山林中松树、杉树等易燃林木占比大,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火势难以控制。电线杆等电力设施是应急办工作人员们检查的重点,“怕万一有裸露的电线接触到枯枝草叶,会引发火灾。”邓国顺介绍。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12点。应急办工作人员们从背囊中拿出面包和水,伴着林中鸟语,大家席地而坐开始了“森林午餐”。
生态好、气候好、风景也好——这让应急办的工作人员们在巡山时有了“自洽”的理由,或许能抵消一些巡山的辛苦。

纠违章,挨家挨户做宣传
在山间开阔处眺望,修齐镇的乡村道路蜿蜒交织“串珠成链”,最远处,大朵大朵的白云如棉花一样挂在错落起伏的山峦之间。
“高铁很快就要通到城口了,到时候来这边旅游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刘刚感慨。从大山里成长起来的人,对“路”都有执念。
修齐镇应急办这群工作人员,对“路”更有执念——交通安全,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防范事故发生的重中之重。
新华村是修齐镇人口最密集的村,穿过新华村的修治路刚刚完成改扩建,部分路段存在落石风险,加之人流车流聚集,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从山上下来,应急办一行人马不停蹄地来到修治路上的执法点开展交通安全劝导和检查。
“你戴的这个是安全帽,要带头盔。尤其要载着小孩子,小孩子也必须戴头盔。”刚到执法点,邓国顺就瞧见了一个摩托车载小孩儿均未佩戴头盔的情况。
“很多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就是因为没戴头盔。”邓国顺耐心地说。
“有些群众总抱有侥幸心理,怎么方便怎么来,根本不考虑安全。”应急办工作人员朱鹏语气中满是担忧,“之前有位婆婆就每天骑电动车接送孙子,长期不佩戴头盔。我第一次驻点执法发现后耐心劝导,当时婆婆口头承诺会改正,可转头就把我们的安全提示抛诸脑后了,她还是不佩戴头盔。”
修齐镇里的留守老人居多,为了让大家都养成骑车佩戴安全头盔的好习惯,应急办的工作人员们没少上门进行宣传劝导,“我们都是逐字逐句的讲解,当然还会配合着送些小扇子、小布袋等安全宣传的文创产品。”朱鹏笑着说,“后来大爷大娘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慢慢地就也都知道要佩戴头盔。”
也有不少群众分不清安全帽和头盔,“这就必须在检查中给他们讲清楚!”朱鹏说,近年来,应急办联合交管部门依法纠治违章行为并严格实施处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过程费了些周折,但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群众多一份安全保障,所有付出就都值得。”
傍晚,应急办的工作人员匆匆赶回办公室,把今天的检查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汇总,形成隐患清单。邓国顺及时向镇长詹同浩逐项汇报:哪些隐患已立行立改,哪些风险需长期盯守哪些问题需协调上级单位实施整改。
“今晚哪些同志值班,记得再去滑坡整治工程和河道两侧检查一下,还有护渔执法。”邓国顺又给几名同事说。
夜色中,几名值班人员拿起手电筒去往河道。他们的身影很快没入前方的夜色中,渐渐化为几个光点。光点虽微弱,却让修齐镇的万家灯火更亮。
修齐镇应急办只是全市所有基层应急办的一个缩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事无巨细的坚守。从山林到河流,从工地到街巷,凡是关乎安全的方方面面,都是他们的战场。工作繁杂,却容不得半点马虎;任务艰巨,却始终全力以赴。他们用专业与担当,织就了一张守护平安的防护网;以执着与坚韧,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