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底,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东站校区将正式入驻迎龙创新港·大学科技园,并迎来超5000名师生,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联动前置,校企合作跑出“加速度”
新校区尚未投用,校地企合作已先行一步——7月以来,大学科技园运营团队联合学院,走访了重邮科开公司、觅财猫科技、爱思科技、重庆市科技装备业商会等10余家企业,创新采用“小规模、面对面、点对点”的对接方式,与企业深度交流,并签署《产教融合框架协议》,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的新模式。
根据协议,企业将开放实习与就业岗位,学院则优先将科研课题、真实项目交由合作企业实施,形成“企业出题、学院解题、园区助题”的协同机制,为后续正式签约与协同创新筑牢基础。
“校区到园区”,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
依托建工职院东站校区的投用,大学科技园将构建“教学-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创新生态。学院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将缩短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差距,实现“毕业即上岗”。例如,园区数据标注企业可承接学生实训项目,智能化企业能直接参与学院课题,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良性循环。
聚焦“人工智能+”,布局新质生产力
“物理距离近了,心理距离也要靠近。”大学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与企业的常态化交流将加速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目前,园区已集聚重庆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建工职院人工智能学院及多家AI产业链企业,初步形成了“高校+职教+企业”的生态圈。
未来,迎龙创新港·大学科技园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共育、技术共研、成果共享”,为区域“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