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昌连“心”,医暖高原丨脚步踏上高原,援助走进心里-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7/04 16:46:10
来源:重庆市卫生健康委

渝昌连“心”,医暖高原丨脚步踏上高原,援助走进心里

字体:

  2025年是重庆“组团式”医疗援助昌都的第10年。

  10年来,500多名重庆医护工作者分批踏上雪域高原,用责任和初心,助力昌都医疗事业在硬件、技术、人才、科研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

  在不断以硬实力解医疗难题的同时,重庆医疗援助队也救人更救心。他们用真情暖人心,全力消融患者心头的冰雪,让渝昌情深在雪域高原上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

  一颗篮球,让少年露出微笑

  5月14日,昌都市人民医院ICU病房内,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赵晓东、胸心外科主任吴春,将一颗篮球送到了少年洛桑罗布的手上。洛桑罗布接过这份生日礼物,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洛桑罗布今年15岁,平时最喜欢打篮球。然而受先天性心脏病影响,他时常感觉身体疲惫,体力远不如同龄孩子,看着同学们在篮球场上奔跑,他满是羡慕。为了让孩子重拾健康和自信,5月13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的专家来到昌都市人民医院,为洛桑罗布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儿童先心手术。

  一台手术还少年一个健康体魄,一个篮球让稚嫩的脸上绽放出微笑。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已累计为104名患儿提供免费治疗。而这每一次成功治疗,都似阳光、雨露,让幼小的格桑花更为鲜艳。

万旭(左五)在当地参加健康活动。

  一副眼镜,让孩子看清黑板

  2024年9月27日,重庆市血液中心医生万旭站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领奖台,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以表彰他在2021至2022年医疗援助期间所作的贡献。回忆起援助期间的工作,“那副眼镜”的故事依然让万旭记忆深刻。

  一次,万旭在开展免费眼科筛查服务中发现,昌都当地一位父亲因无力为孩子配眼镜,只能将自己的500度眼镜给孩子戴上。但孩子的近视度数已有300多度,还伴有散光,父亲的眼镜不仅无法帮助孩子,反而可能加重视力问题。

  看到这位父亲眼神里的无奈和心酸,医疗队不仅为孩子配了合适的眼镜,还为他开了改善视力的药物。几个月后,当医疗队再次来到学校时,这位父亲带着孩子早早等在门口,他拉着万旭的手,说道:“谢谢你们,我的孩子现在能看清黑板了!”

  吴川开展骨科手术。

  一束鲜花,见证信任跨越山川

  2023年11月的某一天,来自昌都芒康县的扎西带着一束鲜花,不远千里来到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他要找一名医生复诊,而这位医生正是曾经参与医疗援助的该院脊柱外科医生吴川。

  原来,2022年7月,吴川和4名同事来到芒康县人民医院,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同年11月,扎西因为髌骨骨折前来就医,吴川为其成功做了手术。由此,医患互信、渝昌情深的种子悄悄种下。医患信任不以山川为远。最终,医院成功为扎西取出了髌骨骨折内固定装置,扎西也在修养2天后顺利出院。

  医疗援助既是技术输入,更是情感帮扶。10年来,重庆医疗援助团队用技术治疗昌都群众的身体,用真情温暖他们的心灵,搭建起渝昌两地的连心桥。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