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匠心突围 探索药企研发者的创新进击之路-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5/16 16:50:09
来源:植恩生物

20余年匠心突围 探索药企研发者的创新进击之路

字体:

  从药物合成实验员到技术研发带头人,再到科技创新企业的研发部负责人,重庆柳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祥林在药物合成研发领域深耕20余年,成功实现40余个化学药物的合成,申请专利40余件,其中22件已获得授权。2025年,邓祥林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此前他还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重庆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深耕药物合成研发20余年 以匠心破局

  “这一荣誉是对劳动者的高度认可和赞誉,将极大地激励我在仿制药研发道路上继续前行,勇于创新。”邓祥林深知,更高的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药物合成研发充满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邓祥林的同事评价他为“勇于在无人区点亮技术灯塔的人”。

  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邓祥林每天都在实验室中与化学物质相伴。2007年,他接到公司与华西药学院合作开发奥利司他合成工艺的任务。“当时,此药物的合成大都采用生物发酵法,采用半合成方式获得,产品产率极低,三废量过大,这对控制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邓祥林介绍称,团队通过多次的讨论、分析,设计了多条全合成反应路线,最终确定了一条可行性路线。

  那段时间,他每天待在实验室的时间都超过12小时。经反复实验积累大量数据,2008年下半年完成奥利司他全化学合成小试工艺研究。该成果申请多篇专利并获授权,2016年更荣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邓祥林还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奥利司他多项工艺研究,设计出全新全合成路线,实现工艺突破。

邓祥林正在进行合成放大实验操作。

  持续攻坚 让“科研繁花”结出“产业硕果”

  药物的研究不在一天两天,需要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对邓祥林来说,奥利司他全化学合成研究的成功是一个崭新的、突破性的开始。此后,他担任药物合成研究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盐酸罗匹尼罗、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氯法拉滨等20余个项目的研究,申请专利25件,其中14件已获得授权。

  之后几年,邓祥林先后任重庆柳江医药合成研究部经理、研发副总监、技术总监、副总经理等职务,先后主持完成了盐酸多奈哌齐、盐酸托烷司琼、琥珀酸地文拉法辛、替格瑞洛等原料药项目的研发与生产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利伐沙班、甲苯磺酸艾多沙班、达比加群酯等20余个项目的小试工艺研究、工业化量产研究、杂质研究和注册报批。这些研究不仅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还推动了公司在药物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方面的体系建设,降低了药品生产成本,推动了进口药品的国产化。

  构建技术人才梯队 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关键技术的突破。”邓祥林深知,药品研发更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支持、相互鼓励。2018年,重庆柳江医药成立了以邓祥林为核心的新药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团队。团队汇聚了合成化学、药理研究、临床研究、质量控制等各领域专业人才,通过思维碰撞,解决了诸多难题,提升了研发效率和药品质量,实现了从单一领域到全流程把控的蜕变。

申报资料撰写培训现场。

  “成立团队是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重庆柳江医药负责人表示,新药研发成果的落地转化丰富了公司产品线,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品牌声誉。邓祥林表示,未来将带领团队聚焦药品研发的关键技术,将人才创造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与全球领先药企开展合作,加速创新成果的全球化应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