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呼吸机的节律交织成生命的交响。在这里,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黄翔已坚守了十余个春秋。从青涩护士到护士长,从抗疫先锋到管理能手,黄翔用专业与热血,在危重症护理领域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近日,黄翔获得2025年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
技术没有天花板,患者安全是底线
踏上护理岗位后,黄翔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极致追求。他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多次赴市内外培训学习,先后获得重庆市护理规培师资、CRRT和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导师等资质。他将所学转化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成功开展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护理超声等前沿技术,救治大量危重症患者。院内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质护理服务明星”等称号。
管理变革:从“救火队”到“标准制定者”
2021年,黄翔担任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后,他先后在重庆市多个学术委员会担任委员。作为ICU护士长,他是合川区危重症护理学科发展的核心推动者。他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创新科室管理。黄翔主导构建学科发展顶层设计,为医院及区域内危重重症护理发展方向。搭建了标准化体系,推动院内危重症患者同质化管理并牵头制定院级《急危重症护理技术规范》。他热衷于技术创新与科研转化驱动,带领科室开展技术攻坚,累计开展新业务新技术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开展区级科研立项1项。成功实施危重症患者清单化管理、牵头制定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核查清单等,不断提升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无护理纠纷及护理投诉发生。
黄翔牵头构建了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推行“临床护士-专科护士-护理专家”“临床护士-护理骨干-护理管理”等多元化成长路径。近五年培养市级及以上专科护士24名、护士长2名;为合川区及院内培养、输送危重症护理骨干26名。
他创新构建了人文关怀体系,开展以“同心守护、合煦伴行”为主题的系列人文关怀措施,如开发家属参与式电子问卷;优化患者家属探视方案,探索“透明化ICU”等,减轻患者家属的担心和焦虑。
在与科主任紧密配合下,黄翔所在的重症医学科成功申报了重庆市级重点专科。该科室还先后被被评为“创新管理先进科室”“发展新业务新技术优秀科室”等。在2022年获评重庆市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创新之星”和“五小展示奖”,2023年获评重庆市护理学会行政专委会疑难病例汇报比赛二等奖。2024年带领科室护士参加市护理学会老年重症护理个案比赛获一等奖。
学科辐射:织就生命守护网络
在黄翔的办公桌上,一张泛黄的地图标注着各镇街基层医疗机构及周边区县医疗单位的方位。积极参与区域内危重症会诊及义诊活动,危重症护理专科指导辐射区内及周边多个区县。他创新实施了危重患者转科后MDT随访,保障危重患者在医院住院全周期安全。同时在区域内实施ICU护理亚专业建设,科室成立12个危重症护理亚专业小组,并长期承担院内或区域内危重症患者护理会诊并多次赴基层医院指导危重患者的救治与护理工作。
向新而行:攀登永无止境
在黄翔带领下,合川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一切以危重患者需求为导向,全力保障危重症患者救治,近五年累计救治5066名危重症患者,多次参与重大事件医疗保障任务,为合川区危重症患者救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期间,黄翔更是积极投身到七运会医疗保障中,被合川区卫生健康委表扬为2024年合川区表现突出医务工作者。随着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的建设,他正着手探索构建多学科联动的危重症预警体系,积极推进区内危重症护理事业同质化发展,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十余年来,黄翔始终在生命至上的征程中不断书写新的答卷。正如他常说的:“重症护理不是冰冷的仪器之战,而是带着温度的生命守望。”这份守望,正转化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力量。(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