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船咯!开船咯!”“嘿咗!嘿咗!”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川江号子,手拿纤绳的“小船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拖着航船驶向未来……4月28日,以“劳动筑梦,体育同行”为主题的华师中旭学校体育文化节开幕了。开幕式上,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唱起动听的歌谣、跳起欢快的舞蹈,将非遗、传统文化、未来科技等元素搬上了舞台,上演了一场传统与未来的时空对话。
同学们演绎川江号子,展现劳动人民艰苦朴素、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
同学们跳起安塞腰鼓舞,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波涛汹涌的大江上,纤夫们肩上扛着重重的纤绳,一步一步逆流而上,同学们唱起川江号子,展现了近代重庆劳动人民的艰苦朴素、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这次体育文化节,被同学们搬上舞台的非遗项目还有很多。生动还原古代制茶、采藕等传统技艺;跳起安塞腰鼓,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演绎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颂中华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演绎明清时期养蚕织布的劳动工艺,将劳动与艺术完美融合;跳起红高粱,展现北大荒开荒、丰收的欢乐场景;以辣椒种植、收获、食用的过程为线索,融合山城文化元素,展现了山城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
无人机表演。
未来的劳动是什么样?在这场体育文化节的展演中,同学们演绎了从古代的传统种植到未来的机器人耕种演变过程中,劳动方式的不断进化。借助AI工具,同学们看到了未来20年后的自己。一名普通的警察、医生、教师……大家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默默奉献。在舞台上,同学们还操作着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打造智慧农田。他们还带着“太空种子”,去实现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
“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我们光荣而骄傲!”同学们还用歌声、用舞蹈的方式,演绎着心中的英雄,他们是交警、消防员、清洁工、农民、建筑工人、医护人员、快递小哥。感受了普通劳动者崇高的精神:一群无名之辈,正在用平凡而伟大的劳动,构筑百年复兴的中国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劳动的过程是艰辛的,而同学们在演绎过程中也是“收获”满满。这里不仅有来自全场的掌声,更是体会到了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于是大家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坚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责任意识。
学校负责人表示,体育文化节,不仅是一场速度与力量的较量,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当为队友呐喊助威时,那是团结协作的劳动精神;当坚持完成比赛时,那是坚韧不拔的劳动品质;当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时,那是诚信敬业的劳动态度。希望同学们在赛场上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作风,用矫健的身姿展现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朝气,用昂扬的斗志证明“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