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重庆复旦中学教育集团举办了主题为“AI复旦 创未来”的2025数智赋能课堂教学课例展示活动。活动现场,近300位来自上海、四川、贵州、海南等多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围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重塑教育生态”“数智赋能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数智运用实践提质升级”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重庆复旦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鸿蜀致辞。
“从成立大数据精准教研中心到创建AI教研智能体;从智慧课堂精准教学的学科实践到博雅融智课堂的改革创新,每一步探索都凝聚着复旦中学全体师生的智慧与力量,每一项成果都见证着学校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重庆复旦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鸿蜀指出,学校从2015年成为国内第一批开展智慧课堂试点校以来,始终坚持应用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以实践为基石,进行了长期的智慧实践探索。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创新姿态引领未来,书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
重庆市渝中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杨斌讲话。
重庆市渝中区委教育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杨斌从“国家政策”“区域站位”“学校发展”三个维度,强调了以教育数字化开启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以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他希望,重庆复旦中学教育集团以此次活动为纽带,加强校际、区域间的经验互鉴与资源共享,共同破解数字赋能课程的实践难点,并依托大数据、生成式AI等数字化手段精准分析教学成本,赋能教学设计,构建智能研究生态,推进教育优质发展,为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范式,为建设渝中一流基础教育强区提供“复旦样板”。
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涛作分享。
专家讲座环节,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涛作“AI新技术给当下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主题讲座。他从“人工智能技术简介”“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对当前教育的挑战”“我们如何准备自己”四个方面向参会教育工作者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原理技术、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教学息息相关的应用技能和工作思维逻辑、教育AI现状、应用成效等。
陈涛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特别聚焦AI“危机论”,与教师们共勉,指出教师需从教育理念的转变、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的拓展等多维度出发,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物理课例展评现场。
据悉,本次活动还设置了物理、历史、地理、语文等8个学科的8堂课例展评,来自市内外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将会针对课堂展示进行诊断优化,为教师们提供专业指导与学术引领,助力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