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宣讲团走进社区 播洒知识产权种子-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4/24 14:31:43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宣讲团走进社区 播洒知识产权种子

字体:

  4月22日下午,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走进重庆市渝北区宝圣湖街道,以“身边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为街道社区干部及群众代表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基层宣讲。

  著作权保护“小剧场”。

  “盗版书籍不仅严重侵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更直接危害读者的身心健康。劣质的印刷材料和粗糙的制作工艺,既破坏了阅读体验,又埋下了健康隐患。”宣讲团成员摇身一变“文化宣传员”,从盗版书出发,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向大家普及盗版书籍的危害,强调著作权保护不仅关乎个人权益,更是维护文化创新生态的重要保障,呼吁大家自觉抵制盗版书籍。

  商标权保护“小剧场”。

  当小作坊印制与知名商标混淆的商标食物包装,摇身一变“山寨食物”流入居民生活;当不良商家盗用大牌标识,以次充好售卖假冒衣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实则都是对商标的公然侵犯。“当商标欺诈的风气盛行,我们如何保障社区诚实的风气,又该如何保障居民的信任与权益?”宣讲团成员回应了来自生活现象中产权保护的疑问,用“小切口”讲述“大道理”,明确商标保护是关乎企业经济利益的重大议题,更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生所向。

宣讲团讲解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是国家给特色农产品颁发的‘身份证’,它代表着产地、品质和传统的保证。在现代化新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中,地理标志已逐渐成为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宣讲团成员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向社区干部普及了地理标志的知识。宣讲团倡导大家共同保护地理标志,助力地方特色蓬勃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为重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贡献独属于我们的一份力量!”

  此次宣讲切实增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文化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使其更具感染力和渗透力,大家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受益多多”。宝圣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宣讲以“身边事”映照“时代题”,从诸多知识产权小案例中学习到的相关知识通俗易懂,且实用性强。

  在第25个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宣讲团将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普法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充分发挥高校法治服务社会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绽放绚丽之花。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