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机长6余米,翼展近10米的蓝白轻型运动飞机面前,同学们排成一条长龙,正等待着登机过一把“中国机长”的瘾,这一幕出现在4月22日,重庆鲁能巴蜀中学举行的以“探界逐梦:向未知 致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四届校园科技文化节科技嘉年华活动现场。
现场。
据悉,本次科技嘉年华活动分别设置了“前沿科技 太空探索”“低空经济 蓝天筑梦”“互动体验 科学实践”“科学大讲堂”“科学课程博览”“科学成果展示”六大板块内容。
现场,学校以“低空经济”融合航天浪漫,将硬核科技卫星、卫星模型、轻型运动飞机、火星车、电磁炮、3D打印机等搬进校园,让全校师生解锁了嘉年华活动“硬核+趣味”的双重体验。
两位同学体验运动飞机时,向飞行员刘纪生询问相关问题。
“雨燕”飞机体验区,名为云雁DL-2L的轻型运动飞机是本次活动的“重磅嘉宾”之一,飞行员刘纪生表示,同学们在登机体验时热情高涨,对着飞机仪表盘、操纵杆追问功能原理,并刨根问底飞行性能、飞行安全等问题,可谓“求知欲爆棚”。“很新奇,也很硬核。”对于“真飞机”开进校园,来自初二(16)班曹诗卓、杨钰熙和初二(17)班的温俊哲兴奋说道,这次科技嘉年华让他们大开眼界,增强了对科技的浓厚兴趣。
“力学试验星”区,同学们踊跃参与活动。
“它是真的吗?”“它是什么材料做的?”“它的功能有哪些?”“它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力学试验星”区,一颗“其貌不扬”的卫星吸引众多同学驻足观问,它也在现场工作人员的一一解惑下揭开了“庐山真面目”。“力学试验星”是一颗100Kg级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功能为快速高效实现对指定区域的高精度成像任务,获取高精度的地物特征、位置信息及光谱信息,为气象监测应用。
该展区还设置了“太空知识竞答”“太空先锋·卫星知多少”“国之重器”“航天小工匠”四个科普模块,旨在更加全方位为孩子们讲解航天科技和卫星科技相关知识。
科普讲座。
此外,人工交互“智慧体育”区,同学们根据智能测量的跳远数据,纷纷一跃而起“一争高下”;物理趣味体验区,“怒发冲冠”“马德堡半球实验”“掌中闪电”等吸引众多同学热情参与;“快闪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科普带领下了解“中国卫星发展史”……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出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重庆鲁能巴蜀中学副校长张培炜介绍,一直以来,学校致力于深耕科技教育领域,如今校园科技文化节已举办十届,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闪亮名片。学校通过开展专家进校讲座、科技嘉年华、科技成果展示、开发科创竞赛课程、建立健全科学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赛事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搭建科技学习舞台,多维度激发学生探索欲,助力他们传承科学家精神,点亮科学梦想。未来,学校将依托科创“金字塔”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共建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探索创新模式,努力打造区域科创教育创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