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举行极端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桌面推演。
活动现场。
4月23日,重庆市举行极端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桌面推演。此次推演模拟重庆遭遇2008年以来最强极端暴雨过程,重点检验多层级、多部门协同应对能力。
本次推演旨在检验《重庆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升极端强降雨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水平。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推演采取桌面无脚本形式,以2023年万州“7·4”、2024年“7·8”特大暴雨灾害为背景,模拟重庆遭遇2008年以来最强极端暴雨过程,引发滑坡、崩塌、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群发,偏远山区个别村社面临“三断”情况下的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工作。演练依托“数字应急”智防、智救综合应用,以及气象、规划自然资源、水利、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行业部门的专业应用,重点推演了“部—市—区县—镇街”上下联动、多跨协同,处置应对多点散发险情灾情的全过程,系统展现了重庆市“条抓块统”的综合统筹能力,充分体现了区县、部门协同配合、分级负责、快速响应的战斗合力。
据悉,此次推演是基于重庆市强降雨“44NN”递进预警响应机制,演进了“雨前1至3天、6小时、2小时和雨中实况”4个阶段递进预警及应急响应流程。在雨前防范部署阶段,重点演练了市地指与相关部门、区县运用“自然灾害防减救”综合应用,开展灾害风险研判、调度部署和应急准备工作。通过预警发布、多部门会商、启动和升级应急响应、“七情”(警情、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工情和舆情)督导等环节,确保防范措施落实到位。雨中处置应对阶段,重点检验了区县、镇街基层预警叫应、避险转移等关键环节的应对效能,并依托“应急指挥智救”综合应用,重点演练了“C4ISR智慧指挥体系”灾情信息报送、响应升级、指挥调度等环节,特别是模拟“三断”情况下“C4ISR”智慧指挥作战过程中,既呈现了“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中型复合翼无人机三维建模、透明化战场等“软实力”,也充分展示了前突车、一体化叫应终端等装备设施的“硬实力”。雨后恢复重建阶段,着重演练了应急响应终止、灾后重建、救援救助等工作,并要求通过复盘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促进后续工作改进和能力提升。
下一步,重庆市将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通过数字赋能强化保障,充分发挥出既有机制优势,以更紧密的协作应对汛情变量,以更高效的联动筑牢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活动由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指导,重庆市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主办,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万州区人民政府、彭水县人民政府承办,市规划自然资源局、重庆气象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协办。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作活动点评总结,山西、内蒙古、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8个省(区)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与会观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