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重庆怎样行动?-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4/23 18:13:13
来源:新华网

三年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重庆怎样行动?

字体:

4月22日,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建设发布会在重庆举行。新华网发(冉雨琳 摄)

  新华网重庆4月23日电(韩梦霖)在4月22日举行的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建设发布会上,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计划到2027年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智联电动车年产量超过1500万辆。

  当前,重庆正加快发展壮大电动车产业,已形成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雅迪、爱玛、台铃等电动车头部企业先后集聚重庆发展,正加快产能提升、加速上量。同时,重庆电动车本地配套率超过60%,电机、电控、车架、灯具、仪表等总成已基本实现就近配套。今年一季度,全市电动车产量110万辆,同比增速达到46.7%。

  “摩托制造是重庆的名片,以重庆作为智联电动车生产基地,具备良好的工业制造基础,也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刘江认为。

  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周超表示,重庆有非常好的摩托车骑行文化,同时产业链配套齐全,有利于促进摩托车和电动车行业发展。正是基于这两点,雅迪决定投资落户重庆,打造西南市场中心。

  “雅迪可以借助重庆畅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拓展全球化市场。”周超表示,雅迪产品已出口上百个国家,目前全球拥有八大产研基地。

  为进一步加快推动电动车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建设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重庆正加紧制订相关行动计划。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计划到2027年,智联电动车年产量超过1500万辆,其中电动摩托车占比超过80%,核心零部件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运营体系、智联电动车产业合作发展平台、智联电动车产业大脑、智联电动车数据服务系统;积极创建国家级产业中试创新平台;建成最具影响力的智联电动车智造基地。

  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联盟秘书长张喆建议,重庆产业基地建设,可以盯紧增长潜力巨大的亚洲、非洲、拉美等海外市场,加快构建智联电动车产业服务体系。同时,以重庆基地为核心,与天津、江浙、广东、广西等国内电动车生产基地竞合发展,支持重点车企海外建厂,打造智联电动车全球智能制造体系,实现技术、资源、市场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依靠双循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在产业布局方面,两江新区重点承载产业合作发展、产业大脑服务、产业中试创新三大平台建设,永川、铜梁、大足、璧山等区县支持相关企业建设制造基地,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张喆建议。

  当前,重庆有8家电动车生产企业,其中雅迪、爱玛、台铃三家企业在渝电动车总产量近300万辆,实现产值超70亿元。发布会上,这些企业展示了最新的产业发展成果。

  雅迪科技集团发布了“雅迪车电协同系统”建设情况,通过车辆与电池的深度协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缓解城市能源压力,带来更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爱玛正借助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工艺、产线、车间的仿真能力,持续推出更适应市场的智联电动车产品。

  台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孙木楚介绍,台铃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携手启动“智联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系统”建设,从智能制造和用户使用两端入手,着力完善能覆盖原材料环保、生产制造能源效率、污染控制与减排、产品设计与可回收利用全过程的智能制造碳管理流程,实现对智联电动车全使用周期碳精准排放管控。

【纠错】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