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入选全国优秀名单-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4/20 08:11:49
来源:重庆日报

“资阳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入选全国优秀名单

字体:

  在川渝交界的青山碧水间,星罗棋布的石窟石刻跨越千年,述说着唐宋以来的艺术辉煌。4月19日,国家文物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名单,“资阳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赫然在列。

  这一全国首条跨省石窟主题游径,串联起巴蜀大地的文化瑰宝,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的典范。从历史深处走来,这条游径以创新协作之笔,勾勒出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图景。

  见证巴蜀地区石刻艺术巅峰

  川渝地区是我国石窟寺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而资阳与大足恰似其中的“双子星”。

  资阳市现存石窟寺及石刻506处,以安岳石窟为代表,具有“古多精美”的特点,在艺术史上承袭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被誉为“唐宋石窟的活化石”。安岳紫竹观音、卧佛院涅槃像等杰作,以细腻的雕刻技艺和多元的宗教融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

  大足石刻则以其规模宏大、题材丰富闻名于世。141处石窟摩崖造像中,儒释道三教和谐共处,宝顶山“六道轮回图”、北山“转轮经藏窟”等堪称绝唱。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说,资阳与大足的石窟石刻,构成了一座露天石窟博物馆,见证着古代巴蜀的文化交融与石刻艺术巅峰。

  此次入选的文物主题游径,以“一带七核”为布局,串联圆觉洞、宝顶山等核心节点,将分散的文物点“编织成网”,让游客得以在三日行程中饱览唐宋石刻艺术的精华。

  成为川渝文旅融合创新典范

  “资足常乐”不仅是谐音巧思,更是两地文旅协作的真实写照。

  打造“资阳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不是一蹴而就的偶然碰撞,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美丽牵手。

  早在2020年,大足就与资阳签署合作协议,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共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由此,双方从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到旅游开发全面联动,开创了跨省协作的新模式。

  两地联合建立石窟寺保护利用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通过数字化保护、病害监测等技术手段,让千年石刻“延年益寿”;推动大足石刻与安岳石刻景区联动开放,实现预约互通、客流共享,破解“单点式”游览的局限。

  助力成渝地区迈向“全域协同”

  “资阳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题游径”的入选,折射出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的深度共鸣。

  这条游径将分散的文化资源整合为统一IP,助力成渝地区从“双城记”迈向“全域协同”。

  游径沿线的雁江、乐至、安岳等地,依托石窟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与手工艺,建成一批遗产酒店、非遗工坊。安岳柠檬、大足冬菜等地理标志产品借势出圈,形成“以文促农、以旅兴村”的良性循环。

  大足石刻的国际化基因,与安岳石窟的本土特色相辅相成。游径入选国家优秀案例后,将进一步吸引海外游客和学者,推动中国石窟艺术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对话,助力文化自信的全球表达。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