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4月14日电(李飞)为破解基层药学人才短缺、用药安全风险高、审方效率低下等现实困境,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紧扣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机遇,运用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示范项目资金搭建区域审方信息平台,打破机构间信息壁垒,整合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黔江区中医院、黔江妇幼保健院优质审方药师资源,构建覆盖全区30个乡镇卫生院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域审方网络”。通过建立“智能规则库+人工复核”双轨机制,创新形成“中心辐射式”智慧审方服务体系,有效推动区域审方规范化、同质化进程,全面提升基层合理用药水平,织密患者用药安全网。
引入区域智慧药学服务平台,构建集权威药品知识库与动态审方规则库于一体的智慧中枢。通过“1+2+N”资源整合模式(1个中心医院枢纽+2家区级医院支撑+N家基层机构),搭建三级联审体系,实现处方数据云端实时传输、智能拦截和人工复核全流程管理。截至目前,全域门诊处方审核覆盖率达100%,构建起了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管理的区域审方服务网络。
建立“智能规则库+人工复核”的高效弹性调度机制。智能规则库作为核心支撑,依托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等权威数据源,实现处方审核的自动化运行,确保药师离线时段基础审方质量不降级,持续维护医疗安全底线。人工复核环节则精准发力,在线时段动态调配3-5名专职审方药师,针对复杂处方及争议性问题实施深度干预,形成“弹性调度、分级响应”的智慧审方服务体系。双机制协同运行,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同时,充分释放药师专业价值,实现医疗质量与服务效率的双重提升,为区域医疗服务提供坚实的技术与人力保障。
构建“五位一体”协同治理架构,组建由“领导决策组-专家指导组-执行操作组-技术支撑组-质量监管组”构成的垂直管理体系,形成闭环管理。建立重大争议双轨处理机制,兼顾临床诊疗需求与用药安全规范,推动审方工作向规范化、智能化、标准化深度演进。截至2025年3月,已完成近四万条审方规则动态更新,形成规则维护与质量管控的良性循环。
实施“精准赋能”培训计划。定期组织针对基层医生和药师的合理用药培训,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强化诊疗中的用药安全意识;创新科普矩阵建设,通过微信公众号“审方专栏”推送合理用药科普常识,同时搭建审方工作交流平台,激励基层医生和药师分享审方经验,营造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形成“线上学习+线下实践”的立体化能力成长体系。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基层药学服务水平,优化了药事服务流程。
据介绍,自区域审方中心建成以来,截至2025年3月已累计审核门诊患者16.15万人次、处方22.75万张,药师在线时段任务合格率稳定在95%,离线时段合格率由66.28%提升至90%,系统审核后医生修改率由21.61%提升至31.89%。不合理用药药师干预成功率提高至99.89%,高风险处方拦截率达100%,有效降低了医疗安全风险。通过“数据跑路”替代“患者跑腿”,有效缓解了基层药学人力缺口,推动药学服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切实提升了患者就医获得感,基层药学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