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荣昌区全面推进涉企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改革工作,致力于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切实规范涉企业行政执法行为,有效预防和化解涉企行政争议,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拓宽复议受理渠道
提升涉企行政争议吸纳能力
在企业密集的高新区、商会、区法院、区信访办、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1个司法所、农业行业服务领域设立行政复议受理联系点32个,实现当面接收、当日转送、全域受案、立即转办。线上依托“掌上复议”,实行线上+线下双线模式接收行政复议申请,帮助企业快速进入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实行“容缺受理”,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审查。
优化办案机制
提升涉企行政复议办案质效
优化涉企行政复议办案机制,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55日完成案件审理。2024年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平均审结时限为46天。办理过程中,充分听取企业意见,了解企业核心诉求,听取企业意见率100%。组建了一支十余人的疑难复杂涉企行政复议办案专班,建立府院联席会议机制,召开府院联席会议2次,精细办理疑难复杂涉企行政复议案件3起,用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实现最大程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荣昌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立完善复调对接机制
提升涉企行政争议化解效果
建立涉企行政争议“吹哨”式报到速调机制,构建“行政复议+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多元纠纷解决模式,聚合行政机关、商会、行业协会、专门调解组织、人民调解等多点位调解资源,通过跨行业聚力快速化解争议2起。实行复议前、复议中、复议后的“全链条”调处,充分征询涉案企业调解意愿,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多样化、一站式纠纷解决方式,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实质性化解涉企行政争议。自改革工作开展以来,通过调解化解涉企行政争议29件。
加大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力度
提升涉企行政执法规范效能
组织涉企行政执法专题培训、行政执法大比武活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等,从源头提升行政机关涉企行政执法水平。对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不严格等违法行为,坚决做到“有错必纠”。加大个案、类案监督力度,通过个案办理发现依法行政中的共性问题,制发涉企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促进系统整治和源头规范,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规范一行”的效果。建立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回访工作机制。对办结的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一个月内进行跟踪回访,了解涉案企业对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的满意度。就涉企行政复议决定书、意见书、调解书履行情况建立专门台账,逐案督促履行,对拒不执行、拒不纠错、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将相关情况书面反馈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及上级行政机关,确保复议法律文书按期实质性履行到位。自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办结涉企行政复议135件,均全部予以履行。
开展增值化服务
提升行政复议服务水平
结合“小威送法”进企业、“公共法律服务园区行”等载体,到荣昌板桥工业园区相关企业、鑫稼源农业股份合作社、中加熙妮公司等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创新“保姆式”专属服务,为企业进行风险要点提示,实现开门纳谏、问需于企。联合荣昌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委、市场监管局、区法院、区检察院、信访办等部门以及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部门联动、行业协同、层级贯通的政企服务沟通机制,专项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7个,避免企业维权程序“空转”。(杨文菊 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