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肌肤娇嫩,却可能因环境变化或生理特点出现皮疹,让新手父母忧心不已。其实,多数皮疹是暂时的生理现象,掌握正确的辨别与处理方法,就能从容应对。
新生儿痤疮:耐心等待,切勿挤压
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医生表示,新生儿痤疮多出现在出生后2-4周,表现为额头、脸颊的小红疹或白头粉刺,类似“青春痘”。这是因母体激素残留刺激皮脂腺所致,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3个月内可自行消退。切忌挤压或涂抹激素类药膏,以免引发感染或色素沉着。
粟粒疹:汗腺未熟的“小疙瘩”
粟粒疹常见于鼻尖、额头,是白色或黄色针尖大小的颗粒,由未完全成熟的汗腺堵塞引起。它不影响宝宝健康,无需处理,随着皮肤代谢会自然脱落。若强行挑破,可能引发感染。
热疹(痱子):降温保湿是关键
高温潮湿时,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褶皱处易出现密集小红疹,这是热疹。需及时降低环境温度(如开空调、穿宽松衣物),保持皮肤干爽,并用温水轻柔清洁后涂抹温和的润肤露,避免使用痱子粉(吸入风险高)。
湿疹:保湿屏障需重建
湿疹多见于脸颊、四肢,表现为红斑、丘疹或渗液,伴有瘙痒。它常与皮肤干燥、过敏或遗传因素相关。处理原则是保湿+避过敏原:每日多次涂抹无香精、无刺激的保湿霜,避免羊毛织物、宠物毛发等过敏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弱效激素药膏。
新生儿红斑:生理性“过客”
出生后1-2天,宝宝躯干、四肢可能出现红斑或小脓疱,这是新生儿红斑,与皮肤适应外界环境有关,通常2-3天消退。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即可。
何时需就医?
若皮疹伴随发热、脓液渗出、迅速扩散或宝宝烦躁不安,需警惕感染或严重过敏,应立即就医。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