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重庆复旦中学作品《纸间童眸,绿唤新⽣》。
4月9日,渝中区“放下手机 观察文明”师生共创装置艺术展在王琦美术博物馆开幕。
本次艺术展将持续至5月7日,来自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渝中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渝中区社区教育学院、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及渝中16所中小学校创作的24件装置艺术作品集中亮相。展览将青少年对文明的思考转化为可视、可感、可互动的艺术实践,是渝中区探索“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一次创新举措,旨在培养学生在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方面的素养。
重庆复旦中学作品《纸间童眸,绿唤新⽣》以“枯荣冲突”为意象核⼼,通过“树―⼈―科技”的三⻆关系,用枯树、⽜⽪纸袋、⼉童⼿绘肖像、环保材料做成绿叶装饰,传达⾃然、童年、环保,以及提醒⼈们关注现实中的⽂明。重庆市巴蜀小学校作品《放下⼿机,感受⽣命之光》通过师生共创,展现了蓬勃的自然之力。
微访谈环节,德精小学《建构重庆》师生创作团队、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梦想箭》《追梦人》师生创作团队分享了他们创作装置艺术作品的灵感和收获。“我们3个校区2900余名同学收集了1102张梦想清单、使用46000根扭扭棒,将美术课堂、社团活动、选修课程作为创作场域,用纸张、扭扭棒这些看似平凡的小材料进行创作,用实践诠释了‘平凡材料创造非凡价值’。”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教师银燕说。
渝中区作为重庆“母城”和全国文明城区,始终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构建“美学浸润、美育赋能、美德养成”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路径。本次活动系渝中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也是渝中区构建“美学、美育、美德”工作路径的重要尝试,集中展示了渝中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果。接下来,渝中区将继续以学校为主阵地,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提升行业文明创建水平;以实践活动为抓手,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市民正在观展。
艺术展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