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气与肝木相通,恰是儿童拔节生长“关键期”。本期节目特邀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生长发育门诊特邀专家、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严昌勇,从脾胃调理、科学运动、睡眠管理等维度,解读春季长高助力法则。
主持人:严教授,你好!
严昌勇: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春季是孩子一年中身高发育最好的时间段”这种说法科学吗?您怎么看?
严昌勇:传统医学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春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变得旺盛,血液循环加速,呼吸功能与消化功能均有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人体内分泌的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为身高增长创造了理想的“黄金条件”。我们有一个调查数据:3-5月份是孩子身高增长最快的时候,生长速度约是秋季9-11月份的2-2.5倍,所以春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期。
主持人:春天来了,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容易积食、胃口差,该怎么调理脾胃呢?
严昌勇:春季属木,对应肝脏,而肝气过旺容易克制属土的脾胃。加上春季湿气重,孩子脾胃本就娇嫩,容易出现运化失调。调理脾胃要抓住三个关键——饮食调补、运动疏泄、作息养护。这里给家长们几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1.甘味食物就像脾脏的“加油站”。推荐早餐喝小米南瓜粥(小米健脾、南瓜补中益气),午餐搭配山药炖排骨(山药补脾阴,排骨补脾阳),晚餐用茯苓煮粥祛湿。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冷饮冰激凌伤阳气,二是过度进补加重负担。
2.建议家长多带孩子跳绳,不仅能刺激骨骼生长,还能通过震动促进胃肠蠕动。有的孩子不爱运动,饭后散步20分钟比坐着不动消化效率提高。
3.睡前2小时禁食很重要,否则就像让脾胃“加班工作”,容易积食生热。
春季调理就像给树苗松土,家长要有耐心。记住“三分治七分养”,避免过度进补,孩子反而不消化。
主持人:很多家长发现孩子骨龄偏大,担心孩子已经没有生长空间了,长不高。这类孩子该怎么科学管理身高呢?
严昌勇:骨龄偏大确实意味着生长周期缩短,但科学管理仍有潜力。打个比方,骨骼就像“银行账户”,骨龄大相当于“提前支取”,我们需要精打细算。
关键是“开源节流”——既要激发剩余生长潜力,又要延缓骨龄进展。骨龄超前1.5年建议就医。比如12岁女孩骨龄14岁,可能要用相应的药物延缓骨龄,同时结合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判断是否需要联合治疗。
家长们切记三不要:
1.不要盲目补钙(过量反而加速骨骺闭合)
2.不要在没有专家的指导下自行购买增高保健品(可能含性激素)
3.不要焦虑性训斥(压力激素会抑制生长)
我们建议这类孩子每6个月监测一次骨龄,建议用CHN标准评估更精准。男孩的骨龄闭合年龄是16岁,女孩的骨龄闭合年龄是14岁。记住公式:剩余生长潜力=(骨龄闭合年龄-当前骨龄)×年生长速度。比如骨龄13岁男孩,闭合年龄16岁,按每年6cm速度,科学管理还能冲刺18cm。
主持人:关于春天帮助孩子长高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到家长吗?
严昌勇:帮助孩子长高,主要还是以下几点:
首先,要吃得好,营养均衡。平时吃饭要注意搭配,比如多吃点肉、鸡蛋、牛奶这些含蛋白质的食物。对于那些胖乎乎或者挑食的孩子,得调整一下他们的饮食习惯。
其次,要坚持锻炼。孩子们每天至少要在户外活动1小时,多做些上下运动,比如跳绳、游泳、打篮球、跳高、打羽毛球之类的,轮换着来。要是孩子比较胖,运动时最好听医生的建议。
第三,要让孩子睡得饱。晚上最好9点半前就上床睡觉,睡前2小时别吃东西,这样能帮助孩子睡得更深更沉。
第四,要定期检查,长期关注。每个月都给孩子量量身高体重,每3到6个月做一次生长评估,看看孩子发育得怎么样。定期检查骨龄,结合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做好监测和跟踪,个性化地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
第五,要早点开始关注孩子的身高。研究显示,3岁时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有80%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如果孩子3岁时身高在第三百分位,那成年后有80%的可能还是在这个范围内。在身高发育过程中,婴幼儿期占成年身高的大约45%,儿童期大约40%,青春期大约15%。所以,越早开始关注孩子的身高,他们长得就越有空间,越容易超过遗传身高,达到理想的身高。
专业的身高管理会根据孩子现在的身高和期望的身高差距,考虑孩子的骨龄和身高百分位数,制定最合适的管理方案。结合日常生活,从营养、饮食、睡眠、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生长潜力,长到理想的身高。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严教授的分享,同时也感谢大家的关注,再见!
严昌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