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五桥街道:“志愿红”扮靓乡村文旅风景线-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4/08 15:29:34
来源:万州区委宣传部

万州区五桥街道:“志愿红”扮靓乡村文旅风景线

字体:

万州五桥乡村街道风光。

“志愿红”扮靓乡村文旅风景线。

  近期,万州区五桥街道不少景点备受青睐,游客们以高涨的热情在网络社交平台相继晒出民强村的桃花满天红、长寿山的乡村簸箕宴、青山里·悬崖部落富有挑战性的越野赛车、山地跑马场、龚家红色老院子风光。

  乡村文旅的火爆出圈背后,如何将旅游流量转换成旅游“留量”,同时提升四方游客的满意度,是对街道的一次考验。

  为全力做好旅游接待服务工作,解决交通拥堵难题,维护现场秩序,回应游客诉求,五桥街道党工委迅速发动街道、村(社区)120余名党员干部成为乡村旅游的“排头兵”,这支队伍活跃奔忙在乡村文旅路上,通过提供饮用水、导览图、信息咨询、秩序引导等志愿服务,让游客充分感受到五桥的“人文美”,同时助力文旅资源的深度开发开掘,提升景区接待力。

  “随处可见的党员干部,他们的服务贴心周到,五桥这个地方,来了一次还想再来。”一位来自湖北利川的游客,在青山里·悬崖部落体验了一次越野赛车后,由于是雨天,赛车后满身泥泞,民强村党总支书记龚艳红发现后,立即联系村里一名党员,带来家里的干净衣服让游客换上,令这名游客感动不已,在朋友圈里感叹五桥人的暖心之举。

  民强村的李家山,因长寿老人众多,被誉为万州的“长寿山”,游客们对村里的土鸡土鱼、羊肚菌、蔬菜水果的购买需求特别大,街道的党员干部做好农家与游客的对接服务工作,对需要鸡、鸭、鱼宰杀的购买游客,党员干部们亲自上阵,把这些打理好的农产品送到游客手中。3月以来,仅农产品销售就实现46万余元。

  在民强村青山里从事旅游开发的黎勇,今年3月以来的旅游收入是去年同期收入的240%,令他大为感叹的是街道干部们对景区的精准精细服务,街道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强壮了乡村文旅扎根沃土的发展根须。3月以来,来往景区的车辆川流不息,街道安排20多名党员干部坚持值守在青山里的各个卡点路口,为游客们提供周到服务,不断提升青山里的知名度、美誉度。

  街道干部们的服务,由此催发一种“倒逼”机制的产生。黎勇说,景区要打造更新名副其实、货真价实的文旅产品,通过游客反馈,也找到了景区的差距,比如接待能力的提升,开发项目的丰富性、对应各类消费群体的精准性,通过这样的潜力深挖、路径拓宽,景区的大好前景更加可期。

  五桥街道的班子成员们也闻讯而动,分头召集沿线乡村文旅的业主们召开了一次街道乡村文旅的“诸葛亮会”,聚智聚力,链条夯实,抱团发展,擦亮富有辨识度的万州近郊“轻旅游”五桥品牌。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带领班子成员再次深入茗鑫苑农业、树葡萄基地、机场空港园,就特色乡村文旅发展广泛征求实实在在的建议与思路。

  五桥街道也找到了乡村文旅的突出短板,龚家到民强村的环山公路,由于路面窄,不同程度制约了大量游客车辆的通行,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成为五桥乡村文旅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同时,在乡村文旅产品的开发上,如何注入文化血脉,也成为今后文旅发展的方向。

  在服务质量的提升上,也大有空间。五桥街道对党员干部的知识储备、礼仪文化、新媒体创作等方面进行着力学习与培训。街道完善服务体系,由“补短板”走向“提品质”,搭建旅游智慧党建平台,以“党建引领全覆盖、志愿服务零距离、游客诉求立响应、乡村振兴大参与”为目标,打造五桥乡村特色文旅IP,借助电商助农直播,做大做强长寿山农特产品品牌。(李晓)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