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率先采用新技术实现污泥能源化利用-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4/07 07:44:55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率先采用新技术实现污泥能源化利用

字体:

  4月1日,“干化污泥高温循环流化床气化供热科技创新项目”在重庆水务集团珞璜污泥处置中心投入试运行。该项目开创了国内采用“高温循环流化床气化供热”技术彻底解决污泥处理处置并实现能源化利用的先河,每天将100吨需要外运处置的固废干化污泥“变废为宝”,就地转化为蒸汽、电能和建筑材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所谓“高温循环流化床气化供热”技术,即干化污泥通过高温循环流化床在750℃-900℃的高温缺氧条件下,气化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可燃气体通过有氧燃烧联动余热锅炉产生饱和蒸汽,而气化尾渣可作建材或土壤改良利用。该技术以干化污泥作为基础燃料,生产过程无须全程依赖煤、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大幅度降低生产能耗成本。与传统焚烧工艺相比,该技术是一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主要指标可实现超低排放。

  该技术由深圳市泽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源能源)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历时3年自主研发取得中试成果,泽源能源与重庆水务集团渝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联合科创实现成果产业化应用。

  珞璜污泥处置中心是西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置基地,年处置量占重庆市中心城区生活污泥生成总量的近60%,每天接收处理1200吨含水率80%的生活污泥,产生干化污泥约350吨。

  “该项目可有效解决目前国内污泥处置行业性难题,彻底打通污泥处置产业链末端瓶颈,实现污泥处置全链条闭环。”重庆水务集团渝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继文表示,该项目每日可处置利用干化污泥100余吨,同时为处置中心提供约380吨/日饱和蒸汽;每年可节约1.7万吨标准煤,实现碳减排约4.62万吨。通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外运处置费用、碳减排收益及提高污泥处置效率,每年可为珞璜污泥处置中心实现降本增效约1200万元。

  据悉,“高温循环流化床气化供热”技术已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成果认证,并纳入市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目录,下阶段还将申报市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陈钧)

【纠错】 【责任编辑:邵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