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特别关注“保障母婴健康”。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个困扰许多新手妈妈的问题——产后抑郁。
为什么产后容易抑郁?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在短短几个月内经历了一场“激素过山车”:怀孕时激素水平飙升,分娩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降突然骤降。这种剧烈的生理变化,加上照顾新生儿的压力,让不少新妈妈会出现产后抑郁。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杨丽源介绍,除了身体原因,这些情况也容易引发情绪问题:经济压力大,分娩过程不顺利,宝宝健康状况不佳,家庭关系紧张,性格比较敏感、自身心理应激能力差等,会增加产后抑郁发生的风险。
这些信号要当心
杨丽源表示,产后抑郁不只是心情不好、不开心,它可能有这些表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对原来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食欲明显改变(暴饮暴食或吃不下饭)、睡眠困难或嗜睡、容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过度自责,严重时可能出现伤害自己或宝宝的想法。
“这些症状多出现在产后6周内,虽然多数会在半年内缓解,但有些可能持续1-2年。”杨丽源说。
预防胜于治疗
做好这几点,可以有效预防:
1. 按时产检:正规孕前、孕期检查,减少产妇生产过程中并发症和产出健康的婴儿,可降低产妇后抑郁发生的发生率;
2. 心理调适:提前学习育儿知识,保持合理期待,产妇自身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会自我调节是预防产后抑郁的重要环节;
3. 家人支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家人的鼓励、陪伴和支持是预防产妇抑郁的重要保证,这是最重要的“心理疫苗”。
家人该怎么做?
新手妈妈最需要这些帮助:
• 生活照顾:保证营养和休息,家人的照顾,生活得到保障,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 情绪观察:时刻关注产妇情绪变化,及时发现产妇的不良情绪,鼓励与支持产妇,和谐的家庭关系,是保障产妇心理健康的强大后盾。
• 多给鼓励:提供情绪价值是保障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多表达“你做得很好”比“你应该……”更有用。
• 分担育儿:换尿布、哄睡不只是妈妈的事,作为丈夫、长辈可多分担一些育儿事务。
重要提醒:如果发现妈妈有持续情绪问题,甚至出现伤害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愿每位妈妈享受育儿的幸福时光。(李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