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吴礼霜)清明小长假即将结束,今(6)日,携程旅行、飞猪等发布的清明假期出游总结显示,3天假期中,重庆入选全国最热门的旅游城市前十。记者从重庆市文化旅游委获悉,清明假期,全市接待国内游客915.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
清明假期,市民游客外出踏青。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吴礼霜 摄
A级景区数据亮眼。重点监测的1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324.2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21.2%。其中接待游客排名前5名的景区依次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40.2万人次,磁器口古镇35.4万人次,武隆喀斯特旅游区21.6万人次,重庆动物园15.1万人次,歌乐山革命纪念馆12.2万人次。
近郊游火爆出圈 踏青赏花成热门
清明期间,踏青、赏花、徒步热度飙升,重庆近郊游市场持续升温,成市民游客亲近自然首选。假日里,北碚东阳街道张飞古道、奉节三峡之巅等多个景区,因游客过多采取限流、临时关闭措施。
携程发布的2025年清明假期出游总结显示,境内乡村旅游订单量同比涨20%,民俗、赏花和古镇游三大主题撑起半边天。位于重庆涪陵的美心红酒小镇,就凭借特色文旅项目与丰富体验,迎来旅游高峰,假期接待游客31.67万人次。
市民游客走进美心红酒小镇景区,亲近大自然。景区供图
景区“富村山居图”人气爆棚,“晒春”“晒秋”和农耕民俗场景充满野趣,游客不仅能踏青赏花,还能在油菜花海享用“春味”长桌宴,体验乡村文旅新玩法。景区还推出麻将、象棋、饺子等造型口味各异的“百变青团”,让游客大饱口福,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文博非遗活动吸睛 全市博物馆接待游客62.2万人次
清明假期,重庆文博场馆与非遗活动亮点纷呈,掀起一股浓厚的文化热潮。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三峡移民纪念馆等众多博物馆、纪念馆精心筹备了40余项清明主题社教活动,内容涵盖历史讲解、文化体验等多个领域。同时,多个红色旅游景区还开展清明祭奠英烈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据统计,全市博物馆共接待游客62.2万人次,同比增长8.23%,参观热潮可见一斑。
红色旅游景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吸引众多游客。红岩文化中心供图
在非遗活动方面,各区县纷纷推出特色项目。丰都县举办丰都庙会,展示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渝中区湖广会馆举行清明禹王祭祀典礼,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的庄严与厚重;永川区松溉古镇开展孝亲文化活动,弘扬传统美德;荣昌区举办“我爱学非遗”“荣昌小折扇”小工匠研学体验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据统计,假期内全市开展非遗主题活动40余场次,参与市民游客15万余人次。
解锁春日新玩法 200余项活动点燃假期激情
清明假期,重庆文旅市场火力全开,丰富多彩的文旅消费活动与群文活动竞相绽放,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文化盛宴。
2025重庆春季旅游资源推介活动与2025重庆国际旅行商大会(春夏季)启幕,发布“成渝飞·双城跃”“重庆乡村和工业”等精品线路及产品,推出十大春游线路、200余项春季主题文旅活动、200余个踏青赏花目的地,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出行选择;各区县围绕重庆美食“渝味360碗”系列,开展100余项文化旅游促消费活动,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领略巴渝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极限快乐show2》演出现场。资料图
演出方面,清明假日期间,全市27家主要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安排演出168场,接待观众4.8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0%和26.8%;17家公共美术馆推出主题展览23个,接待观众3.15万人次,同比增长11%。
群众文化活动方面,全市42家公共图书馆、41家文化馆免费开放,并提供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服务。文化馆到馆17.93万人次,线上服务11.82万人次。图书馆到馆27.36万人次,线上服务15.35万人次。各区县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169场,参与群众18.9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