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获悉,一批由联合微电子中心自主研发的硅光集成光纤陀螺收发芯片下线。这意味着,联合微电子中心成为西部唯一一家可以批量生产硅光陀螺仪光学组件的企业。
什么是陀螺仪?联合微电子中心硅光集成光纤陀螺收发芯片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陀螺仪是一种状态感应器,用于测量物体的角度和角速度,几乎各领域都有其身影。比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陀螺仪能精确地测量并控制系统姿态,从而保障飞行器的稳定与安全;在深海领域,陀螺仪构建的惯性导航系统,就像一个智慧大脑,可以精准地给出航向、速度以及所在位置等关键导航信息。
记者看到,一块面积不到0.2平方厘米的芯片上,集成了数十个传统光纤陀螺器件,其中最小结构的宽度仅为0.15微米,大约是头发丝的六百六十分之一。
该负责人说,过去,光纤陀螺仪组件主要采用分立光纤器件进行连接,体积大,生产过程主要依赖于手工熔接,存在统一标准缺失、集成度低、成本高等问题。
联合微电子中心创新提出硅光的连接方式,利用光刻和刻蚀等成熟的半导体工艺,将传统光纤陀螺器件刻在毫米级芯片上,让光信号通过芯片进行连接,经过两年多时间,成功研制出新一代硅光集成光纤陀螺收发芯片,并在用户方得到验证。
与过去的光纤陀螺仪组件相比,在保证精度一致的前提下,该硅光集成光纤陀螺收发芯片可大幅降低尺寸和成本,支撑光纤陀螺仪在航天航空、深海等高精度产品中的批量化应用。(首席记者 张亦筑)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