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的重庆市第十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落幕。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苏梓琪参赛,并获得金奖。在比赛中,她围绕“筑梦青春志在四方 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主题,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讲述了其为爱发声,守护“无声世界”的追梦故事。
在重庆市第十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现场,苏梓琪讲述自己为爱发声,守护“无声世界”的追梦故事。
缘起:以爱为名的种子
苏梓琪的弟弟3岁时被诊断出孤独症,开口说话近乎不可能。一时之间,这让全家人陷入绝望。但苏梓琪不甘心,她整理好心情,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将家变成弟弟的“康复训练室”,自制训练手册、反复播放音频,坚持无数个日夜。
当弟弟第一次开口叫“姐姐”时,苏梓琪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成为一名言语训练师。这段经历也让她深知,言语训练不仅是技术,更是用专业与爱为特殊儿童点亮沟通的“星火”。
深耕:用专业浇灌理想
带着这份信念,苏梓琪开启了追梦之路。她系统学习学前教育理论,累计124学时的线上儿童言语康复课程,考取言语训练师资格证书,并在实践中不断突破,总结出“家庭赋能教育共生训练法”,成功联动53个家庭共创训练数据库,为科学评估和定制方案提供支持。
苏梓琪耐心引导儿童打开与外界沟通的“窗口”。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听见。”面对无力承担线下治疗费用的家庭,苏梓琪发起“远方的声音”线上云课堂,组织36次教学,服务24个家庭,用技术打破地域壁垒。聪聪是一个语言发育障碍的小男孩,因家境贫寒险些错过治疗。苏梓琪便利用他在乡镇的情境,引导他发出一声“妈妈”。当看见这样的情景时,苏梓琪更加坚定:“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也要全力以赴。”
前行:让声音“跨越”山海
在永川区特殊教育学校实习时,孤儿霜霜的封闭表现让她心疼。于是,苏梓琪设计出“触觉-听觉-视觉”干预教学,坚持“对症下药”治疗霜霜。一个月后,一次不经意间,霜霜递上一朵花,并轻声说“花,给!”时,深深触动了苏梓琪。
那一刻,她明白,言语训练师不仅是教孩子说话,更是赋予他们融入社会的勇气。从自制教具到融合方法,从自己的弟弟到更多的家庭,苏梓琪这些年不断突破自我。她说:“总要有人为言语训练做点什么。”
如今,依托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实训平台,苏梓琪与两家幼儿园合作“声音小天使”伙伴计划,联动共创,帮助语言发育障碍儿童融入社会。未来,她将继续积累实践,用科学和温度,为更多家庭带去希望。
“为爱发声,奋力前行!”这是苏梓琪的誓言,也是她扎根言语训练师的初心。在守护“无声世界”的路上,她正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