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见同伴坠入湍急的河水,她义无反顾,扑进河里——21岁的重庆秀山听障“足球女孩”李方树,在紧急关头没有犹豫,只想极力救起同伴,却最终牺牲。
3月26日,在“2024年度深圳市见义勇为表彰会”上,这个笑容灿烂、在足球场上司职守门员的土家族女孩用生命完成人生最后一次“扑救”的故事,感动了现场的人们。
同时,她的行为也被广东省认定为“见义勇为”。
暗夜救人
“依她的性格,跳下去救人就是本能反应,只想救同伴,没想过自己的安危!”3月29日,作为家属代表参加此次表彰会的李方树伯父李长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2024年6月21日凌晨1时许,李方树和三位同样有听障残疾的同学赶到深圳市宝安区茅洲河桥上,劝慰一位有轻生念头的初中同学。
三四个小时前,李方树还与远在我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母亲吴小妹通视频。此时的她,一边在深圳打工,一边等待即将到来的足球集训——如果一切顺利,她将在一个多月后作为守门员,跟随球队出国参赛。
她在视频里高兴地用手语告诉吴小妹,自己在深圳一切安好,马上就要加入集训队,过上天天能“摸到球”的幸福生活了。
没想到,李方树与同学赶到茅洲河桥时,这位有轻生念头的同学出于赌气,直接跳下桥。李方树没有犹豫,跟着扑入河中救人。
据当时留在岸上的一位同学回忆:入水后,李方树想去拉住轻生的同学,可河水湍急没有拉住。她在河面挣扎了几下,想呼救却又喊不出,最终被河流卷走。
岸上的两位听障同学也无法大声呼救,于是分头求救:一人守在岸边发短信,另一人奔向附近的派出所。5分钟后,警察赶到事发现场,沿河岸全力搜救。
暗夜中的茅洲河,无情地吞噬了两个年轻的生命。
轻生同学不久后被打捞上岸,但已无生命体征;21日傍晚,李方树才在茅洲河下游被打捞上岸,生命定格在21岁。
热心女孩
“你看,她笑得多灿烂——只有内心单纯、阳光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笑容!”3月29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凤翻开自己珍藏的学生相册,注视着李方树的头像,唏嘘不已。
李方树就读于该校九年一贯制听障班,毕业时她的个头超过1.7米,喜欢留短发。王凤保存的照片上,她都绽放着热情的笑容。
“听障残疾是学校残疾程度相对较轻的,生活能力相对较强,因此李方树就养成了帮助别人的习惯。”王凤回忆,有肢体残疾的同学需要帮助,她会搀扶他们或是帮忙推轮椅;刚刚进校的小同学动作慢,李方树作为大姐姐就会主动帮她们洗衣、晾晒……
“守门员手臂力量较好。以前不论是休息室里的还是宿舍的桶装水,都是她帮忙换;出去比赛,重一点的行李箱、医药箱,她都会默默接过去,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李方树的启蒙教练蔡女士感慨,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都映射出这个听障女孩纯朴善良的内心。
足球小将
牺牲后,李方树安葬在故乡秀山县峨溶镇三溪村。在她的坟墓旁,总有一只黑白相间的足球相伴。
最初,李方树只是在学校的操场上与同学们一起踢足球,当做课余活动。2015年底,在秀山帮朋友训练业余男足的蔡教练,无意中看见这群踢得有模有样的女孩,便向学校提出组建听障足球女队的建议。王凤想着组建球队既能锻炼身体,也能让女孩们多条出路,便全力支持。
队伍组建后,李方树因反应迅速、身手敏捷、性格沉稳,被选为守门员。她也是这支队伍唯一的守门员。
李方树有多爱足球?
王凤记得:2019年5月,自己带着这支特殊的女足,代表重庆参加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五人制聋人足球女子组比赛,为我市夺得首枚全国残运会足球金牌。
在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王凤发现李方树为救球,身上留下不少青瘀,便心疼地问她痛不痛?
李方树笑了,眼睛亮亮,用手语告诉她:训练和比赛难免受伤,但和足球带来的乐趣相比,这都算不得啥。
“球员们都很努力,尤其是李方树,对于自己不好的地方会主动加练,不训练的日子也不放松。”蔡教练回忆起来仍感慨不已。
“天赋+努力”,让李方树在绿茵场上获得了更多的掌声与荣誉,并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在泰国举行的首届世界听障U18室内五人制足球锦标赛的女足比赛,帮助中国队以四战全胜的成绩夺得冠军。
女儿的离去,让吴小妹伤心不已,不愿意再提起李方树的过往。
为此,李方树的父亲李凡吉将女儿大部分的遗物都烧掉了,只留下孩子最珍视的1个足球,3件球衣,12枚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