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绿岸工程 让昔日臭水沟变身 “鱼翔浅底”美景-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3/31 18:30:09
来源:上游新闻

清水绿岸工程 让昔日臭水沟变身 “鱼翔浅底”美景

字体:

  又是一年春来到,3月的沙坪坝清水溪两岸,梅花朵朵开;清澈的溪水中,鱼翔浅底;三五居民,手持渔竿,正惬意垂钓。

  很难想象,4年前,这条发源于歌乐山山洞村,总长36公里,流域覆盖8个街镇40万人的嘉陵江一级支流,饱受污水、粪便、垃圾等困扰,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沿途居民意见非常大。

  2021年,沙坪坝区启动清水溪及凤凰溪“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总投资15.2亿元,通过新建高滩岩污水处理厂、伍家河沟水质净化站、提标改造3座现有污水处理站,同步开展河道清淤和管网建设,实现河道水环境整体提升。

  “项目实施以来,总共新建管网27.5千米,提升改造管网31千米,整治排口90余个及一级内涝点位2个,实施岸线生态修复1.5千米,新建园路4.2千米,河道清淤3000米、8.6万立方米,新增调蓄容积1.1万立方米。”具体实施的沙坪坝水环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相关建设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清水溪上游的上桥区域因早期排水设施规划建设不完善,雨污水一直通过合流制箱涵直排清水溪,严重污染下游水质。沙坪坝水环境公司在3个月内完成分流改造,解决了该片区雨污水混排问题。凤中路居民李大妈指着溪水告诉笔者:“这才是清水溪该有的样子,感谢政府办了实事,我们终于不再受臭水沟困扰了!”

  清水溪上游狮子堡区域的状况一度更为糟糕,老旧住宅楼化粪池污水直排清水溪河道,在排口位置形成了臭水塘,蚊蝇滋生臭气熏天,居民长期向社区街道反映,但均因费用无法落实导致问题搁置。沙坪坝水环境公司组织施工单位对直排的化粪池出水管进行迁改,同时对臭水塘进行清淤换填并硬化了地面,切实解决了粪便污水直排问题。

  而在清水溪新桥医院区域的明沟段,存在多处污水连接支管破损,生活污水长期渗漏排入河道。沙坪坝水环境公司对破损的排污支管进行了修复,并对接入口进行了土建加固,以确保污水能够正常接入市政排污管道。

  清水溪下游的白鹤岭区域此前是一片破旧棚户区,村民在河岸违规种植行为普遍,农作污水及废料等随意堆砌散排,非常影响城市环境,此外,每年汛期雨水带来大量垃圾淤积在河道,也严重降低水体观感质量。沙坪坝水环境公司经过两年的努力,在2023年底基本建成了集景观、湿地、步道为一体的岸线公园,彻底改善了片区环境,构建了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绿色长廊,往来市民络绎不绝。同时针对河道垃圾问题,每年汛期后都会定期组织运维人员进行清理,保持河道干净整洁。

  “整个项目新建高滩岩污水处理厂和伍家河沟水质净化站,提标改造芭蕉沟、杨家沟、三百梯污水处理厂站。目前,每日实现新增约3.2万吨污水处理后的清洁水源增补入河,较治理前河道水质氨氮下降约60%,总磷下降约50%,摆脱黑臭,部分河段已经达到地表水准Ⅳ类的标准,河道水质整体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佳水平并持续改善中。”沙坪坝水环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在管理维护上,沙坪坝水环境公司启用了智慧排水系统,应用GIS+BIM技术,实现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站的三维模型,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实景,安装各类末端感知设备142套,新建河道水质监测站7座,形成“厂网河”自动监测感知体系。确保治理效果不松懈、不反弹。

  如今,清水溪恢复了“鱼翔浅底”的秀丽本色,真正为市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上游新闻 陈力 通讯员 龚俊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