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奏响绿色发展最强音-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2/21 11:37:38
来源:渝北区融媒体中心

渝北奏响绿色发展最强音

字体:

铜锣山矿山公园 胡瑾 摄

  渝北区成功完成重庆市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创建;2024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1天、较2023年增加11天,未出现重污染天气;连续9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翻开去年渝北的“环境账单”,一组组数据扎实亮眼,一项项措施铿锵有力,推动着这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也推动着百姓的生态环境幸福感不断攀升。

  今年,渝北将继续向美而行,锚定生态环境保护核心任务,以创新之姿全面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攻坚克难2025,努力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山川河流更加多姿多彩。

  精治污染绘就生态“高颜值”

  “渝北的环境真的越来越好,怎么拍都是最美的天空底色。”喜欢用镜头记录城市发展变化的摄影爱好者朱先生翻看自己这几年拍摄的照片,感叹地说。

  朱先生感叹的背后,是渝北区孜孜不倦、科学精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默默付出。2025年,为了继续守护这份“美”,我区将紧握一体化推进“九治”这一抓手,围绕美丽重庆建设重点目标任务,重点在治气、治水、“无废城市”建设等方面趟深水、下苦功、打硬仗。

  为此,全区将聚“气”攻坚保蓝天,以重点区域为核心覆盖全区,密切联动城管、公安、住建、国有公司、属地镇街等,建立问题台账逐个研判、逐个整治、逐个销号,拿出“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微克必争、微克必抠,全力抢优良、降浓度,为提升全市空气质量贡献渝北力量。聚焦“水”治解难题,以推动城镇污水管网治理和污水处理设施提档升级为重点,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全面推进专业公司运维,促进厂网一体化管理,逐步解决老大难问题。深化“无废”护生态,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治理,普及降噪材料和设施设备,减少噪音扰民,降低投诉量;以“绿盾”行动为抓手,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赋能绿色铺就发展“新赛道”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渝北一直以来都在探索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放眼渝北,绿色已经成为发展的底色,也是我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25年,我区将依托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坚持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此,全区将统筹保护发展,共筑绿色根基,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框架,执行好产业政策和园区规划环评,把好建设项目准入关,为高质量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增绿添金”,用好用活存量环境容量,与毗邻区联防联控联治,以高水平保护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推进开源节流,汇聚环保力量,围绕农村生活污水管控率低、园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薄弱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做好项目包装、资金争取、EOD模式推进工作,为属地政府绿色发展贡献环保力量。同时,抓好服务监管,护航重点项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企业水平,支持长安渝北工厂置换项目、轨道十五号线建设项目等市、区重点工程作落实落地,并对触碰法律底线、严重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敢于执法亮剑,防止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创新示范打造美丽“新样板”

  如果你前往铜锣山矿山公园,那你一定会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站在高处向下俯瞰,矿山绝壁高耸,绝壁之下一个个矿坑宛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其中,碧水静谧、晶莹剔透,仿佛走进人间仙境。而“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项目”也在去年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获此殊荣的,全国仅3个。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渝北区将坚定不移地把生态创建作为工作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样板”,打造具有全国辨识度生态保护案例,梯次发展具有全市竞争力的渝北典型,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迈向更高水平。为此,我区将巩固示范创建成效,始终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与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荣誉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2025年我区将集中力量做好“两山”年度评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复核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渝北是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全国模范城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家“两山”实践基地称号的城区,接下来,我区将乘势而上,深入分析自身优势与不足,依托重庆市美丽河湖御临河渝北区段,重庆市“两山”实践基地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等,创新一批在生态环保领域可复制、可推广的渝北模式,力争评先推优至国家层面展示渝北形象。加大示范细胞建设,进一步鼓励区内“无废城市”“宁静小区”“美丽河湖”等生态示范细胞创建,梳理各类创建指标,有针对、有重点、有特色地建设,筑牢美丽重庆建设基础。(杨荟琳 涂黎)

【纠错】 【责任编辑:欧阳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