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重庆江北中学学生谢蕊娴旁听北碚区人代会。(冯奥 摄)
北碚区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有两名身着校服的高中生格外引人注目,在2月18日和2月19日举行的两次全体会议上,他们坐在公民旁听席上,时而昂首聆听、时而热烈鼓掌,他们是来自重庆江北中学的高三学生谢蕊娴和霍诗源。这是北碚区首次邀请学生旁听区人代会。
“邀请高中学生旁听区人代会,源自去年那堂课上的承诺。”北碚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北碚区人大常委会以讲好“理论大课、实践大课、时代大课”为抓手,探索开展了“行走的大思政课”,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2024年4月,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徐永德前往江北中学为该校的同学们带去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在互动环节中,有同学向徐永德提出“让学生参与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实践”的建议。面对大家的踊跃互动,徐永德当即向同学们发出了邀请:“我们将适时邀请同学们旁听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区人代会。”
为践诺于行,2024年11月,在北碚区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筹备期间,这项工作被提上日程。在江北中学民主推荐的基础上,会议筹备组确定邀请谢蕊娴和霍诗源旁听本次会议的三次全体会议。
“没想到同学们当时的建议,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在旁听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后,谢蕊娴说,经过这次“零距离”体验后,抽象的课堂知识变得清晰且具体。谢蕊娴激动之余,也积极行使公民的权力。她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题尤其关注,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了“优化校点布局和师资配备”“建好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推进综合高中改革试点”等关键词。
在旁听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后,霍诗源说:“以前我不太清楚人代会开会要做些什么,这次旁听后,我对人大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
北碚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北碚区人大常委会畅通民主表达渠道的一项新的探索。接下来,北碚区人大常委会将融合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主题馆作用,拓展设立群众“留言墙”、代表“回音壁”进校园,推行人大代表“亮身份”、街道居民议事代表进学校,邀请学生代表进辖区人大代表“微信联民群”,不断丰富民主表达平台和载体,让学生在广泛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打造具有北碚辨识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品牌。(汪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