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开学前,市教委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市中小学食堂推行“三同三公开”制度,要求食材同质、菜品同价、师生同餐以及公开采购、公开食谱、公开加工过程。2月17日,全市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天,这一政策落实得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
师生同餐、同质、同价,提高热门菜供应频次
“小朋友们,开饭啦!”2月17日12时许,两江新区金山教育集团栖霞路校区一年级五班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兴奋地拿出饭盒,自觉地排队、打饭。随后,两位老师也给自己舀了饭菜,坐在讲台上同孩子一起吃了起来。“我们从2011年建校以来,一直坚持师生同餐、同质、同价。”两江新区金山教育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上午,记者在该校食堂看到,约800平方米的食堂加工区域内,洗碗间、消毒间、蔬菜加工间、肉类加工间、烹饪间、面点间、分餐间等十余个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布局合理。学校对食材的验收标准也十分严格。
“食品加工的过程也是公开的。”负责食品安全的副校长邓熊英说,学生家长代表可在阳光App上查看学校食堂的相关工作情况,学校伙委会还会定期邀请家长到食堂参观、与孩子同餐,对学校食堂工作进行评价。
此外,食谱也是由学校膳食委员会与家长伙委会共同制定,力求一月四周食谱不重样。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学校还提高了学生最爱的杂粮炖排骨、黑胡椒牛肉、粉蒸肉等的供应频次。
食谱带克数,打饭阿姨温情“抖抖手”
2月17日上午11点半,记者来到万盛经开区第一〇四中学食堂,10名工人正在忙着准备师生们的饭菜。“我们要求食材同质、菜品同价。”该校党总支书记宋均介绍,学校采取错峰就餐的形式,师生均在食堂就餐。
在接近400平方米的食堂内,学校专门设置了餐具储藏室、食品辅料库房、面点间等,每样食品外包装上还贴有标签,上面清楚地记录着食品名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食堂的一面墙上有一块近6平方米的大屏,清晰地显示着每周的食谱,每个食谱后面还标注了具体的克数。“虽说有具体的克数参考,但考虑到这些孩子正在长身体,食堂阿姨都会适当‘抖抖手’,给同学们多打一点。”宋均说。
幼儿营养餐,每日食材种类不少于12种
记者在江北区新村幼儿园后厨看到,处理肉类和蔬菜的刀具要通过颜色区分,清洗池、菜板也严格区分使用。
“我们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和咀嚼能力进行切丝、切丁。”江北区新村幼儿园园长刘静介绍,该园每日食材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超过25种,口味整体偏清淡。“小朋友们喜欢吃番茄味的食物,我们就多使用番茄、香菇等食材。”该园保健医生说,幼儿园每3个月会生成营养报表,以便精确指导食谱调整。
位于万盛经开区的万盛幼儿园食堂要负责800多名学前儿童以及300多名教职工(含万盛小学)的早、中、晚餐供应。该园园长吴静介绍,幼儿园每周都会公布食谱。此外,幼儿园还提供带克数食谱参考,根据教师和学前儿童的口味,进行分餐制度。(记者 李志峰 李周芳 实习生 李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