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个性化CT扫描方案,为患儿健康精准护航-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2/15 19:53:29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个性化CT扫描方案,为患儿健康精准护航

字体: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成功运用个性化CT扫描方案,为一名4岁3月、体重16kg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完成肺动脉和主动脉CT三维成像检查。

  该患儿4年前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心脏彩超提示动脉导管未闭,但一直未接受治疗。此次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医学影像科进行检查。鉴于患儿年龄小、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影像科技术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扫描方案。

  该院影像科主管技师宾大庆介绍:“由于此次检查要注射含有碘的造影剂,而碘对比剂会对肾脏功能产生一些影响,考虑到患者是一名儿童,造影剂使用剂量严格按照中华医学会相应的专家指南和北京儿童医院推荐的对比剂使用方案进行设计。”对于该儿童的检查,原本推荐的造影剂使用方案是浓度为350mgI/ml,注射速率1.8ml/s,总量27.4ml。经过调整后,采用个性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肺动脉CTA:速率2.0ml/s,小剂量测试5ml+正式扫描总量5ml;主动脉CTA:速率2.0ml/s,智能追踪扫描总量10ml),总计使用造影剂总量为20ml。既减少了造影剂使用总量满足检查需求的同时,又减轻了患儿的肾脏负担。

  此次的个性化扫描方案,采用的是能谱扫描模式,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宾大庆表示:“能谱成像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提取混合能量中的单个能量图像进行后处理和诊断。在能谱扫描时,低的单能量图像有助于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进而实现‘双低’(低剂量辐射、低对比剂用量)扫描。”最终,此次检查的总辐射剂量仅相当于一个成人一次胸部增强扫描的剂量,却获取了符合诊断需求的满意图像。

  在实施过程中,技术团队也面临挑战。“我们平时针对儿童增强扫描的经验相对不足,而且设备探测器宽度有限,需要扫描两次、注射两次造影剂。要是采用普通扫描模式,会增加辐射和造影剂用量。”宾大庆说道。面对这些困难,团队技术人员通过查阅专业指南并结合自身经验确定方案细节,借助能谱扫描技术优化方案,在提高注射速率的同时降低了造影剂总量,成功克服困难。

  该院影像科肖波主任表示,此次成功应用“双低”个性化CT扫描方案不仅精准助力患儿疾病诊断,也彰显了医学影像科的技术实力。未来,科室将围绕“一技一专”理念培养技师,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以“厚德精医·知行合璧”院训为指引,打造“璧医放射·照亮健康”科室品牌,为临床诊疗和患者健康提供更优质的医学影像学服务。(刘海琳)

【纠错】 【责任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