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合作 互利共赢 中央企业与重庆携手启新程-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2/14 09:13:41
来源:重庆日报

深化合作 互利共赢 中央企业与重庆携手启新程

字体:

  担保公司为客户提供担保前必须展开调查,所需时间以前多则超过20天。如今,通过智慧尽调产品,可一键生成报告,只需几个小时。

  研发出这款产品的中电信翼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金公司),是中国电信与重庆合作创立的一家科技公司,也是中国电信面向金融行业成立的全国唯一行业产业数字化能力公司。

  2024年1月,翼金公司与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仙桃数据谷公司签署投资协议,设立电信全国金融科技总部,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5亿元。入渝仅1年,翼金公司营收超1.9亿元。

  翼金公司的加速崛起,只是中央企业与重庆深化合作、携手共赢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渝子企业约1800户、注册资本金达7400余亿元,主要集中在能源、商贸流通、先进制造、交通运输与建筑等领域。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深化中央企业与重庆合作,是大局所系、发展所需,也是双方共同目标、责任和机遇。乘着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浩荡东风,中央企业与重庆正在共绘双向奔赴、互利共赢的时代画卷。

  优势互补 打造合作样板

  事实上,中央企业与重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三线建设”时期,就有大批中央企业来渝参与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

  进入新时代,中央企业与重庆的携手合作更是热潮涌动。比如,中铝集团的核心铝加工企业西南铝一直扎根重庆。2024年,西南铝全年产量同比增加12%,创历史新高,与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紧密配套的汽车板产量同比增幅更是达到40%。当前,百亿级西南铝产能提升项目正加速建设,全面建成后新增产值将超150亿元。

  又如,招商局集团和重庆市政府整合相关资源组建而成的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汽车、摩托车和智能网联汽车3个国家质检中心,检测水平处于全国省级检测机构第一梯队。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历史方位下,重庆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历史责任越来越重大。处在新的历史关口,进入爬坡上坎的关键阶段,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中央企业与重庆的‘牵手’更具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中央企业来看,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压舱石”,中央企业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在产业、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优势明显,对地方集聚发展要素、促进市场开拓、加快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将为重庆打造“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提供重要支撑,为重庆建设“六区一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从地方来看,重庆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对中央企业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国家战略叠加。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重庆叠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与四川一道承载着共同打造国家区域发展“第四极”的厚望,是中央企业与地方合作落地落实国家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主战场”。

  市场规模巨大。重庆是中国市区面积最大、市区人口最多的城市,城镇化率与东部沿海地区还有差距,与中央企业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圈等领域合作空间巨大。

  产业基础扎实。作为制造业重镇,重庆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产业门类齐全。当前,重庆正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中央企业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交通优势显著。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重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构建起对外开放通道,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为中央企业在渝发展开拓广阔的天地。

  可以说,开展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成为中央企业与重庆的“不谋而合”,双方正努力形成更多引领性、标志性、共赢性成果,打造合作新样板。

  持续加力 筹谋合作“大棋”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促进中央企业与西部地区融合发展。

  “如果说重庆的发展需要借助外力,那么中央企业无疑就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股力量。”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央企业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国家战略落实落地、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核”支撑。

  上下同欲者胜,奋楫笃行者赢。近年来,重庆统筹谋划与中央企业合作“大棋”,步步为营、动作频频:

  202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推动重庆与中央企业合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举办重庆与中央企业合作座谈会2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拜访有关中央企业总部,在渝会见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电科、通用技术集团等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56次,航天科技集团、招商局集团等46家中央企业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央企业与重庆合作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3年10月,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国资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建立中央企业对接服务专班,形成“市领导+工作专班+N个服务专员”协调联动的服务体系,建立服务专员定期会议机制和服务中央企业横向协同机制。2024年5月,市国资委成立中央企业服务处,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对接服务。

  2024年以来,市国资委加速推动市属国企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宝武、中国物流、国机集团等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合作、国企改革等领域不断取得成果。同时,联合渝中、南岸、长寿等区县谋划开展与中央企业对接活动,累计签约项目104个、签约金额1792亿元。

  除了市级层面高位推动、稳扎稳打,重庆各区县也积极行动,推动合作落到实处:

  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中国重庆·科学会堂”已在2024年正式投用,成为重庆与中国电建“双向奔赴”的典范;

  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由中交一公局参建的重庆经开区长江绿色创新产业园核心区有机更新一期工程主体已经完工,成为中央企业在重庆首家以“EPC+O”新模式落地实施的重点项目;

  今年1月9日,两江新区和国机集团完成签约,国机集团全资二级企业已落地……

  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重庆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合作机制,做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推动在渝中央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共赢发展。

  成势见效 合作走深走实

  方向明,则力量聚;定位准,则发展兴。需要指出的是,中央企业与地方合作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简单的地方吸引投资。地方政府更看重的是,在明确的产业规划、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改革攻坚等目标之下,如何匹配最佳“搭档”。

  事实证明,中央企业对重庆产业布局正起着战略引领作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性变革。

  在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长安汽车、华为、中国联通深度合作建设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已在2024年10月正式投产,广泛应用5G、AI、数字孪生等40余项先进技术,是目前长安智能化程度最高、工艺设备最先进的汽车数智工厂,标志着重庆汽车制造迎来数智升级。

  在轨道交通产业领域,2024年3月27日,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在渝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通号(重庆)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通号在西南地区成立的首家控股合资公司,以深度自主化列车控制系统和信号智能运维系统为基础,成为重庆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在空天信息产业领域,重庆已成功引进卫星互联网应用产业发展和北斗运营的国家“主力军”——中国星网,加快筹建时空信息运营服务平台公司,中国星网应用公司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项目加速建设。

  除了促进区域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与中央企业协同创新也是重庆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长安汽车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中交长江建设集团技术中心等一批新型科研机构投用;中船集团重庆装备大流量增压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公司封闭式直线时栅和一体式圆时栅等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国产化空白。

  此外,中央企业还加大在渝基建、能源等重点实体领域布局,积极参与重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重庆城市建设拔节向上。

  当前,国铁集团渝昆高速铁路重庆段、中交集团渝武高速扩能、国家电网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綦江蟠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投用;国铁集团成渝中线高速铁路重庆段、国家电网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国家管网川气东送二线重庆段等重大项目正加速推进。

  浩荡东风启新程,同心携手再出发。站在新的时间坐标上,我们期待中央企业与重庆汇聚合力、乘风破浪,走出一条中央企业和地方高效赋能、协作共赢的新路子!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