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联组讨论为“再造一个沙区工业”把脉支招-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2/12 09:48:18
来源:重庆日报

这场联组讨论为“再造一个沙区工业”把脉支招

字体:

  2月11日,沙坪坝区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第一联组协商讨论会议,为“再造一个沙区工业”把脉支招。

  在重庆“新春第一会”提出“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构架”不久,沙坪坝区政协就定下了“再造一个沙区工业”新课题。这既是对“新春第一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为沙坪坝区新一年工作出谋划策。

  来自该区发改委、区工商联等职能部门,以及重庆大学、赛力斯集团等高等学府和重点企业的区政协委员围绕自身工作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极大提升了会议的“含金量”“含新量”。

  直击要害提问题

  在“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大课题之下,“沙区工业”是个小切入。委员们的发言有一个共同点:直击要害提问题。

  “从供地总量看,存在规划指标富余和可用空间不足的矛盾。从空间布局看,存在用地分散和产业集聚不足的问题。从土地利用看,存在政策限制障碍的问题。”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韩莹莹抛出了沙坪坝在构建工业空间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区经济信息委副主任张婧也总结出了沙坪坝区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三个制约因素,包括企业技改扩能意愿不足、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资源要素支撑不足。

  作为沙坪坝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链主企业,赛力斯在凤凰工厂生产的问界M7车型,2024年交付达19.7万台。赛力斯蓝电汽车BU总裁梁其军说:“现在,重庆正积极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提出要实现万亿级的远大目标,沙坪坝区也明确了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然而,沙区也存在产业结构总体较为单一、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水平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强等短板。”

  “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沙坪坝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创新驱动发展的态势尚未完全形成。同时,企业研发投入相对较低,难以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来自高校的委员、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教授臧志刚在前期大量调研后,提出了他的看法。

  打开思路破“症结”

  找准问题是第一步,打开思路、破解“症结”才是关键。对此,委员们也作了充分准备。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泽军认为,沙坪坝区应制定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吸引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秀人才来沙坪坝区创新创业,留住和用好人才。依托区域高校产学研资源,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

  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何勃建言,沙坪坝区应集中资源在优势产业创建3个产业大脑、5个未来工厂。“结合沙坪坝区新兴产业实际,力争在2027年建设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行业、工业设计行业为代表的3个产业大脑;并在重点产业培养5个以上未来工厂,通过‘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引领,推动一批传统产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重大设计总院副总建筑师、建筑分院院长陈纲建议,要注重聚焦产业方向,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比如,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挖新增”,提升招商质效。在此基础上,构建项目资源库,深挖校友会、商协会等“朋友圈”。

  会上,不少企业家提到了一个共性问题“融资难”。中国民生银行沙坪坝支行行长邓娅建议,应综合运用专项资金、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融资贴息等财政金融政策,鼓励重大项目争取国家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发挥好国家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对现代制造业的定向支持作用,通过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引入等多种方式筹资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脚踏实地加油干

  凝聚委员们智慧和汗水的“金点子”如何转换为推动沙坪坝工业发展的“金果子”。答案是,脚踏实地加油干。

  列席本次联组讨论的,有沙坪坝区分管工业的区领导和近20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他们边听边记,不错过任何一条好建议。

  “会上,好几个委员提到了人才的支撑作用,我都做好了记录。回去就抓紧落实。”沙坪坝区人力社保局党委书记、局长姚力莉说。

  沙坪坝区委书记祁美文拿起自己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感慨地说:“今年,沙坪坝区工业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较为严峻复杂,但工业经济向好趋势不会改变,工业增长会越来越强劲。我们将认真落实‘新春第一会’精神,认真研究吸纳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将其转化为助力沙坪坝工业发展的良策,攻坚克难,再造一个沙区工业。”(周尤)

【纠错】 【责任编辑:欧阳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