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重庆的车间里,机器人产品准备配送出厂。
2月11日,重庆两江新区水土新城,川崎(重庆)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崎重庆)厂房,数名技术人员忙着调试刚下线的机器人产品。上百台完成调试的点焊机器人、双腕机器人身裹白色防尘袋,等待配送出厂。
生产车间里,3条生产线全都“火力全开”,其中一条生产线的场景颇有科幻大片即视感——多条上下翻飞的机器臂有节奏地“协同作战”,原来这是一条无人生产线,全是由机器人组装生产另一批机器人。
“这条无人生产线实现了全自动生产,能够24小时不停歇运转,实施标准化生产。”川崎重庆董事长廖旭东表示,与车间另外两条人工生产线相比,无人生产线产能提升近40%,工时效率提升超30%。
廖旭东说,近年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动下,川渝两地制造业产业提速换挡升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升级和赛道切换,带来智能制造需求增加,拓展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
去年,川崎重庆以川渝市场为中心,将1000多台双腕机器人、六轴机器人、三轴机器人等重点产品,销往汽车、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生产等产业链下游,全年实现2.3亿元营收。另外,川崎重庆生产的双腕机器人去年还大批量出口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打响了“重庆造”机器人的海外知名度。
“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助力传统制造业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廖旭东称,今年以来,川崎重庆机器人产品拓展了新的应用场景,为荣昌区的陶器制造企业提供配套,在陶器制作喷釉环节实现了“机器人作业”。
他表示,今年川崎重庆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大产品应用端开发,丰富机器人产品型号,同时推动工业机器人本地化配套和技术转化落地,带动重庆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发展升级。(夏元)
【纠错】 【责任编辑:欧阳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