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快构建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留得下、住得安-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2/12 10:07:45
来源:新华网

重庆加快构建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留得下、住得安

字体:

  新华网重庆2月11日电(韩梦霖)在2月11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上,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拥军表示,今年重庆将把在城市稳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构建分层分类、租购并举的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全覆盖,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留得下来、住得安心。

  陈拥军介绍,重庆将通过公租房提供兜底性保障。重庆市农业转移人口与本地城镇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申请公租房资格,凡是在中心城区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满足住房、收入标准条件就可以申请市级公租房。2025年,重庆市将分配公租房2.5万套,为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住房保障。

  此外,重庆还将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阶段性保障。重庆市保租房以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可拎包入住;不设收入限制,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供应。2025年,重庆市将新筹集保租房2.4万套(间),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重庆还将通过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提供长久性保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划拨土地进行建设,一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重庆市已经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将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在内符合条件的工薪收入群体纳入配售对象范围。2024年,全市已开工建设14个项目、7000套房屋,2025年将新开工建设6000套,将分批形成有效供给,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在内的工薪收入群体购房需求。

  发布会上,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米本家介绍,重庆今年将提升15个潜力地区区县城镇化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中心城区以外区县城镇化率达到63%,以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方面,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力争吸引2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让他们真正成为城市市民。

  同时,重庆将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加快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充分释放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米本家表示,重庆将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目前正围绕人才落户、租房落户、就业创业落户等研究制定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的政策举措,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举家落户。

  重庆还将聚焦满足群众需求,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着力解决农业转移人口最关注的教育、住房等问题,保障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围,通过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让能进城和愿进城的群众更快更好融入城市。

 

 

【纠错】 【责任编辑:李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