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出的羊肚菌。大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春寒料峭,大足区石马镇石门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却是一片火热。20余亩试验田中,形似羊肚的菌菇破土而出,菌帽饱满、菌香浓郁,标志着该镇珍稀食用菌人工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走进基地大棚,菌农们弯腰采收的身影与成片的褐色菌帽相映成趣,他们穿梭于菌垄间,小刀在菌柄基部轻轻一划,一朵朵羊肚菌便落入筐中。竹筐内层层叠叠的羊肚菌菌肉厚实、形态匀称。据介绍,基地通过精准控制湿度、温度,并独创“三时段通风法”,让亩产突破500斤,较传统种植产量提升30%左右。
大足区石马镇石门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雷浪介绍道,“重庆羊肚菌种植户很少,我们自研了一套种植技术,今年的试种非常成功,亩产达到500斤以上。按当前鲜菇每斤160元的市场价计算,每亩产值突破8万元。预计采摘时间可以持续到2月底。”
这种羊肚菌,富含20余种氨基酸、有机锗及维生素,兼具食药同源价值,而且口感好、味道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大足区石马镇石门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雷浪介绍,羊肚菌这名字源于它独特的外形,菌盖呈圆锥形,上面布满蜂窝状的凹槽,好似羊的肚腹,特别好认。它口感爽脆,既有菌类独有的鲜美,又带着一丝清甜。深受市场欢迎,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菌种的原因。
据了解,石马镇的菌菇产业蜕变始于2019年。目前已引进林下套种、菌稻轮作等先进模式,建成了足韵菌香产业园等标杆项目,年产值突破500万元。羊肚菌作为珍稀的菌菇品种,是该镇引进的又一新产品,试种成功后将继续扩大规模,并不断完善菌菇产业体系。
大足区石马镇副镇长杨建军说:“我们将以这个基地为样板,将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到500亩,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真正让‘小菌菇'成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李东 陈柯男)
【纠错】 【责任编辑:欧阳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