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如何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2/11 09:00:42
来源:重庆日报

家庭医生如何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字体:

  “您住附近吗?有签家庭医生吗?”1月23日,在垫江县桂阳街道西湖社区卫生站,全科医生余贵兰放下听诊器询问患者。每当有新面孔来就诊,余贵兰总会向他们推荐家庭医生。

  按照相关实施方案,到2035年,我市力争全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满意度达到85%左右。

  目前,我市家庭医生服务情况究竟怎样?如何把服务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把常见病和多发病“留”在基层

  当日上午11点,咳嗽多日的陈绍碧来到社区卫生站看病。“你坐下我看看。”余贵兰是陈绍碧的家庭医生,在询问症状后,她又对陈绍碧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初步诊断陈绍碧是普通感冒,便给他开了止咳药。从看病到拿药,陈绍碧只用了10分钟。

  当天上午,余贵兰接诊了30多个居民,他们大多患的是感冒、咳嗽等常见病。“家庭医生不仅能解决我们的小毛病,还能让我们治疗慢性病更便捷。”家住渝中区南纪门的王桂英告诉记者,患有高血压的她,每个月都会找家庭医生开药,“不仅能开药,而且同样享受特病待遇。”她说。

  “很多人习惯生病就去大医院,忽略了身边的基层医疗机构。”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为方便群众就医、优化资源配置、节约医疗费用,国家一直在倡导分级诊疗,把常见病、多发病“留”在基层。

  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56.4%,较2019年增长了5.6个百分点,其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起到了很好作用。

  除了分担基层医疗卫生的责任,家庭医生还发挥着双向转诊的“桥梁”作用。前不久,经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清河村卫生室的家庭医生傅道莉联系,王代琼的老伴及时被转到了白市驿镇卫生院。“当时,我老伴的脚严重感染,肿得很高,傅医生看了及时将他转诊到医院,才把脚保住了。”王代琼一脸感激地说。

  在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家庭医生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陈孃孃,你最近血压控制得如何?我给你测一个嘛。”1月22日上午,两江新区大竹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坐门诊的家庭医生周丹遇到带孙子来看病的陈阿姨,顺便给老人做了高血压患者慢病随访。“控制得不错,继续保持哈!”面对周丹的叮嘱,老人连连点头。

  周丹也很高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没白做。“签约后,我就对陈孃孃进行了慢病管理,一个季度随访一次。每次随访,除了测血压,我还会给老人普及一些医学知识和注意事项。”周丹说,她会定期给老人打电话提醒她吃药,要管住嘴、迈开腿。在她的关心下,老人的血压控制得很好。

  “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它让家庭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周丹说,每次随访、就诊,他们会把结果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让居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更有数。

  “我们把电话留给了居民,有啥问题可以打电话。”沙坪坝区天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左陈说,前一天晚上,他接到一位居民的咨询电话,询问感冒初期要不要吃药,他的解答为患者缓解了焦虑。

  “家庭医生不仅能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还能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和全面的健康管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水平,在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全方位丰富家庭医生服务内容

  根据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家庭医生需求调研及发展报告》显示,当前,公众普遍开始重视健康管理,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较为强烈,99.15%的调研对象均希望有固定的家庭医生给其和家人提供服务。

  如何将签约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我市不少家庭医生团队在这方面作出了探索,他们根据自身特点,不断丰富和拓展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在渝北区龙塔街道推出龙塔月隐湖社区家医微诊室,每周三上午由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开展服务。“这样方便了家住得稍远的居民,让居民更有获得感。”龙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娱瑜说。

  有的基层医疗机构还推出了个性化签约服务包,针对居民健康的个性需求,推出有偿服务包,让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更丰富。如九龙坡区二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了亚健康调理包、疼痛治疗包、醒脾健胃调理包、免疫提升强化包、小儿康养包等十余种个性化康养包。

  “不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拓展了服务路径,除线下面对面服务外,还通过微信群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并定期发送健康提醒、健康讲座、上级专家坐诊等健康信息。”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称,未来我市将在居民感受度和获得感方面下功夫,如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除配备1名家庭医生、1名护理人员、1名公共卫生医师或从事公共卫生的工作人员外,还配备1名上级医院的医生和1名社区联络员,并鼓励“县聘乡用”人员和二、三级医院医护人员加入团队,增强家庭医生服务能力。

  此外,我市还将体重管理纳入了签约服务内容,定期给市民提供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健康处方。今后还将探索按照节气向签约居民推送健康指导和健康宣教信息,为签约居民进行健康画像;重点人群的签约服务还将由管理慢性病向慢性病和传染病共管拓展。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