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蓄势,奋力一踢,当球“飞”入球门,操场上响起阵阵欢呼声。春寒料峭,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进入了“集训时间”。
随着足球队教练陈功一声令下,以年级为阵营的攻防赛开始,一道道红色、紫色的身影如风般穿梭在球场。
“好球!”作为校队主力,去年捧回第三届追风联赛全国总决赛冠军的五年级队势头正劲,女孩们个头不高、身形精瘦而有力,凭借灵活的战术配合,屡次攻破防守,精准射门得分。‘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队员在训练中。(章林 摄)
地处武陵山深处的三河小学,近800名学生中六成以上是留守儿童,是一所地道的乡村小学。“考不上高中就早早外出打工”曾是留守女童们的惯性人生轨迹。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大山深处的女娃们,用一颗足球“踢出”人生的多重可能性。2013年以来,三河小学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校女足队30余次获市级以上比赛冠亚军。首批21名女足队员中,20名队员通过足球特长走出大山,考上同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
接力传承中,三河小学女足队站上了更高赛场的领奖台。去年12月,第三届追风联赛全国总决赛在贵州举行,三河小学女足队以5比0的战绩,战胜新疆巴楚第三小学女足队夺冠,成功实现卫冕。
“我们当时在山上种黄连,用手机流量看了直播,看到孩子们夺冠,兴奋得不得了!”校队队员蔺文婧的妈妈余红英印象很深,决赛当天恰逢女儿的11岁生日,赛场上敢打敢拼的小姑娘“仿佛一下子长大了”。
在三河小学副校长刘开学眼中,这群女孩儿就像“‘傲娇’的玫瑰”,无论面对怎样的对手,都充满自信和勇气。他笑着说,年前的一场比赛里,学校五年级女队和外校六年级男队“对打”,孩子们毫不怯场,还赢下了季军。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小学女子足球队队员在训练中。(章林 摄)
硕果背后,是汗与泪交织的坚韧。陈功感慨道,孩子肯吃苦、韧性足,每天数小时的高强度运动下,女孩们很少喊苦叫累。
今年寒假期间,女足队在教练指导下进行为期两周的集训,为日后的比赛储备体能、锤炼技术。“训练时需连续早起晨跑、爬山,山的坡度不小,有的队员边跑边哭,我左手提一个、右手拉一个,但没有一人中途放弃。”陈功说。
四年级学生廖濒颖因“比同班男生跑得还快”入选校队,练习足球已有2年时间。她告诉记者,训练时经常要一次性颠40至50个球,的确挺累,但自己觉得足球很有趣,也为能赢得集体荣誉而自豪。“把想玩的心情放在心里,先专注练球,长大了再玩。”廖濒颖说。
6场比赛打进24球,三河小学女足队员谭紫涵以优异的战绩,被评为第三届追风联赛的“赛事最佳射手”。她记得,现场观赛的中国女足前主教练水庆霞鼓励自己“一定要继续坚持,把球踢下去”。
新年伊始,小紫涵心里也有了新的目标——“和队员们齐心协力打好每一场比赛,争取以后踢进国家队,为祖国争光”。
稚嫩的笑脸上,亮晶晶的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希冀。(记者周思宇、于晓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