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路灯也亮了,娃儿晚上回家再也不用摸黑了,出来散步也很安全。”近日,家住北碚区金刚村的村民王大伯,看着亮堂堂的路灯,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此前,该区纪委监委开展日常监督时,有群众反映:“缙云山生态环道金刚村段没有安装路灯,夜间出行很不方便,1300人的出行受到影响。”“我们开的农家乐,晚上都没有游客来住宿。”
缙云山生态环道按照“生态屏障路、产业提升路、景观旅游路”的功能定位进行建设,是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带动沿线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道路,为何还有路段没有安装路灯?
带着疑问,该区纪委监委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调研了解相关情况。原来,因为相关单位对缙云山生态环道沿线路灯安装缺少整体规划,只对部分路段安装了路灯,加之属地街道为民意识不强,对环道沿线村落、村民聚居点路灯安装情况排查、梳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村民夜间出行难题。
为有效化解相关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该区纪委监委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优化规划,并落实路灯安装专项资金;要求属地街道细致摸排、梳理沿线村落点位情况,配合好路灯安装工作,协同打通村民照明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聚焦规划设计、公开招标、安装进度等方面,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规范,保障施工质量和项目进度,推动农村亮化工程落地实施。
在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相关单位快速在缙云山生态环道金刚村段完成430盏路灯安装,并同步完成人民村175盏路灯的安装,解决3000余户村民夜间出行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督促相关街道落实专人定期对路灯进行维护,确保路灯正常使用。”北碚区纪委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周尤)
【纠错】 【责任编辑:欧阳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