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10个通道品牌 小南垭“四向齐发”-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2/06 11:50:25
来源:重庆日报

形成10个通道品牌 小南垭“四向齐发”

字体:

2月5日,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小南垭站,货车在装卸货箱。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嘟嘟!”2月5日上午9点42分,位于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的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以下简称小南垭),一辆辆卡车陆续驶入,到上午10点,进入小南垭的卡车基本呈现1分钟1辆的频率。

  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小南垭变得热闹起来,正式开启蛇年“忙碌状态”。

  今年计划开行江津班列2000列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装载了集装箱的卡车停到作业区后,就会有集装箱吊运车开到卡车侧面进行吊运工作。

  “上午主要是卸载集装箱,到晚上,把货物装进集装箱的作业就会增加很多。”小南垭相关负责人称,“再过两天,这边作业的车和人会更多,繁忙得很。”

  小南垭是珞璜港以及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货物集散中心,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点。去年全年,小南垭开出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1804班,到发90163标箱,同比增长48%,占全市总量的40%,位居全市首位。

  同时,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整个小南垭乃至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的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比如,去年9月,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通过重庆海关验收,让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成为全市首个同时具备铁路和水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区域。

  再如,随着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至珞璜港,以及小南垭获批成为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珞璜港成功构建了“开放口岸+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综保区+铁路和水运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开放平台体系。

  此外,小南垭还培育了到广东湛江港的班列新线路,加密开行与新疆、四川等省(区)的直达班列和水上穿梭巴士,常态化开行中欧、中老泰跨境班列,率先开通中老泰马、中缅跨境铁公联运班列,已形成10个串联“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际国内通道品牌,塑造东南西北“四向齐发”格局。

  小南垭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小南垭将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运营组织水平,助力全区全年开行江津班列超过2000列。

  聚集182家规上工业企业

  当天上午10点43分,经过装箱作业,一辆载着集装箱的卡车从小南垭驶出。10分钟后,卡车开进重庆胜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集装箱里装的是我们之前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回的卷材。”该公司管理部部长远得中介绍,公司主要生产镀锌卷等新型材料,已于当日复工。

  远得中表示,公司主要是为重庆的笔电、汽车企业做配套,生产的切割材料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汽车外壳,惠普、戴尔、赛力斯等企业都是其客户。去年,该公司产值超过2亿元,今年的目标是冲刺3亿元。

  先进材料产业是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的主要产业之一,据了解,目前园区已集聚了45家材料规上企业,其中实现10亿元产值的有4家。

  除了材料产业外,园区还集聚了包括汽摩、农机、船舶、光伏等产业在内的182家规上工业企业,去年,这些规上企业实现产值超过630亿元。

  其中,汽摩产业包括以万虎工业等企业为代表的三轮摩托车产业,以昌明摩托等企业为代表的两轮摩托车产业,以金海标准件等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去年,汽摩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3.7亿元。

  乘势而上干劲十足

  下午1点多,江津综保区管委会(珞璜工业园发展中心)主任袁理风尘仆仆地回到管委会,在食堂两三下快速吃了饭,就去办公室整理笔记。

  当天上午,他参加了市委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从会上得知,要聚力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综保区作为枢纽港产业园发展的重要载体,自然使命重大,袁理也因此充满干劲。

  “‘新春第一会’无疑给我们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备受鼓舞、信心倍增、干劲十足。”袁理表示,自己要尽快落实梳理会议的相关精神,加快推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建设,乘势而上、挑起大梁。

  事实上,从2024年来看,除了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交出满意答卷外,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在重点项目、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都稳中有进。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例,2024年,园区重点建设项目共17个,1—12月累计完成投资52.22亿元,同比增长40.98%,投资完成率112.3%;其中7个重庆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9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23.8亿元的155.42%。

  再如科技创新,2024年,园区助力24家创新型企业成功申报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已集聚98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有6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袁理表示,今年发展的基本“线路图”已经绘制好,包括打造内畅外联链接全球的物流通道、完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体系、构建“通道+经贸+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打造新兴产业生态体系、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企业服务和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比如,在打造新兴产业生态体系方面,将着力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并将围绕先进成套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三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吸引更多成长型企业落户。(记者 杨骏)

【纠错】 【责任编辑:欧阳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