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化解“一站式” 永川设立综治中心-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2/06 11:50:01
来源:重庆日报

矛盾化解“一站式” 永川设立综治中心

字体:

法官与政协委员共同调解纠纷。(本组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法医查看病历资料。

当事人在永川区综治中心内的诉讼服务中心一窗通办窗口咨询。

  “真的感谢永川区综治中心的入驻法官!我从立案到开展调解再到成功化解‘一次性办结’,真是太方便啦!”近日,在永川区综治中心,65岁的杨秦勇(化名)感叹说,自己腿脚不方便,原本以为要赶车多次往返城里和镇上,没想到到综治中心,矛盾“一站式”化解了!

  杨秦勇口中的永川区综治中心是永川区聚焦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而搭建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

  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永川法院推动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入驻区综治中心,并充分发挥司法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实现人民群众在一个地方就能“一站式”化解矛盾。

  数据显示,自入驻以来,永川法院通过永川区综治中心诉前委派调解纠纷5204件,调解成功2344件。

  解纷力量“分工”更“协作”

  杨秦勇是一起劳务合同纠纷的原告,他在某工地辛苦从事搬运工作,工作结束后却被拖欠工资8000余元。

  无奈之下,杨秦勇来到永川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起诉后,法院将案件委派给综治中心内的建馨调解室成功调解并进行司法确认,仅用1天,他遇到的麻烦事就被“一站式”化解。

  与杨秦勇一样,这样方便高效的体验,重庆某公司负责人王刚(化名)也深有体会。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们公司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前不久,王刚紧紧握住调解员王丹丹的手,随后将一面绣着“为企业保驾护航正气浩然 给企业排忧解难克己奉公”的锦旗递到永川区诉讼服务中心的法官手中。

  原来,重庆某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时偿还肖某等14名当事人的借款,肖某等14名当事人来到综治中心“讨说法”。

  综治中心内配套设置的永川高新区人民法庭、劳动争议仲裁庭、警务综合服务站以及10个行专调委会和金牌调解室,能让群众诉求一窗口受理、一条龙调处、一揽子解决。很快,该案件经受理窗口分流,委派给综治中心内的民营企业调委会调解。

  与此同时,为更好化解纠纷,早已入驻综治中心的永川高新区人民法庭法官杨茜也行动起来,指导民营企业调委会开展调解。

  调解当天,起初的气氛紧张得像一张拉满的弓,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调解员王丹丹与法官杨茜分头行动,开展“背对背”调解。一头王丹丹努力劝说14名当事人多些包容和理解,另一头杨茜对王刚释明不履行还款义务的法律责任。

  经过多次深入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重庆某公司向肖某等人分期还款,既让肖某等当事人看到了还款的希望,又给该公司留出了喘息的空间。随后,杨茜立即进行司法确认,为这份协议赋予了法律效力。

  如今,在永川区综治中心,多部门协同作战已成为日常工作的常态。

  永川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兜底”的关键作用,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及时进行司法确认,为调解成果筑牢法律防线;对于调解失败的案件,尊重当事人意愿,现场立案并快速开庭审理,让综治中心成为“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的集合地。

  据统计,永川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自入驻以来,开展司法确认294次,审理速裁案件2959件,速裁快审案件平均审理用时29.07天。

  纠纷化解“进入”即“进行”

  “我被家暴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去年9月,35岁的李云琴(化名)哭着来到永川区综治中心,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绝望。

  刚进入大厅安检窗口,执勤法警小凡便立即将她引导到一旁,随即递上一杯热茶,轻声说道:“姐姐,先喝口茶,先稳定下情绪,走到这里来,就一定有人为你做主!”

  接过茶杯,李云琴没有喝,而是继续抹着眼泪,小凡则一直在她身边陪伴。

  十来分钟后,李云琴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她开始哭诉自己的遭遇。

  “我老公就喜欢喝酒,每次喝醉了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拳打脚踢,有时候连孩子都不放过。”说到这里,李云琴撸起袖子和裤腿,露出一道道淤青和伤痕,令人触目惊心。

  “姐姐,我们来帮您!”听完李云琴的话,小凡迅速将情况报告给诉讼服务中心法官。

  在永川区综治中心的统筹指挥下,一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行动迅速展开——

  驻中心的法院、妇联、公安等部门人员迅速集结,大家围坐在一起,同步研究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妇女儿童维权措施。

  后来,法院向李云琴的丈夫陆强(化名)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妇联、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人身安全保护工作,保护令发出后,陆强再没有实施过家暴。去年11月,经永川法院判决,李云琴与陆强已经离婚。

  “真的很感谢你们!”李云琴说,从她踏入综治中心安检窗口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温暖的司法服务。“这让我无比相信他们,可以帮我解决好问题!”

  正如李云琴所言,为让司法服务从当事人“进门”就开始,永川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入驻,不仅带去了诉讼服务团队,还带去了专业的司法警察团队。

  “这让永川区综治中心有别于其他综治中心。”永川区法院相关负责人雷宇说,专业团队不仅以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更将矛盾的初步排查与化解开始在“安检”阶段。

  数据显示,自2024年8月永川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入驻综治中心以来,司法警察组成的案件团队已前端关注纠纷16起,促成后续成功化解11起。

  司法服务“解纷”且“省心”

  “我在工地干活受伤了,老板却不肯赔钱,我现在连医药费都快没了,这可怎么办啊?”去年8月,一位缠着绷带的伤者在家人的搀扶下,缓慢地走进永川区综治中心无差别受理窗口。

  “大爷,您坐下,情况慢慢给我说。”见状,无差别受理窗口的工作人员曾琳立刻上前帮忙。

  详细地询问情况后,曾琳了解到,原来伤者莫杰在机械厂上班,但是工作时被机器割伤手臂,因为没钱做伤残等级鉴定,机械厂便以伤残等级未确定为由不予赔偿。

  为更好化解该案纠纷,曾琳迅速将案件委派给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这起纠纷蛮复杂的!”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接手该案后,调解员刘琼将双方当事人带到了永川法院驻区综治中心的“永永仁心”法医工作室。法医万云全仔细检查伤者的伤势,查阅病历。

  “我也不是不想赔,就是觉得他要得太多了。”机械厂负责人林川(化名)有些不情愿地说,“我们这小本生意也不容易啊。”

  听后,万云全耐心地解释道:“我们是根据科学和法律来判断的,既要保障伤者的合法权益,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大家都换位思考一下,尽快解决问题对双方都好。”

  刘琼也在一旁积极协调:“林老板,你看伤者这么痛苦,家庭也困难,咱们尽量达成一个公平合理的赔偿方案。”

  万云全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给出了初步的伤残等级意见,为调解提供了关键依据。

  在万云全和刘琼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开始理性地讨论赔偿问题。最终,双方就赔偿金额和支付方式达成一致。

  据了解,为发挥在职在岗法医优势,永川法院成立“永永仁心”法医工作室,由法医对侵权等矛盾尖锐的案件提供专业意见、出具伤残等级建议,为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性依据。

  自“永永仁心”法医工作室设立以来,调解成功案件48件,诉前鉴定144件。

  永川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叶永忠表示,接下来,永川法院将积极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持续做优做强“永永仁心”“永永安馨”等特色工作,与综治中心内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司法“兜底”作用,为永川区综治中心的高效运行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动力,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社会综合治理贡献更大的力量。(记者 黄乔)

【纠错】 【责任编辑:欧阳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