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酉阳,有一个村落保留着500多座土家族吊脚楼,其规模在武陵山区极为罕见。从明朝洪武年间起,土家族人便在此建寨聚居,距今已有600余年。这个村落就是酉水河镇的河湾村,被誉为“中国最美土家山寨”和“土家文化发祥地”。
2018年,重庆一家家政公司的董事长单一来到河湾村,成为当地的“乡村CEO”(即农村职业经理人)。他通过打造吊脚楼民宿及土家族传统建造艺术博物馆,唤起了河湾人保护土家文化的意识。
今年春节,他留在村里修建这座土家族传统建造艺术博物馆,目前已初步完工。
留住吊脚楼,守住土家文化的根
今年53岁的单一是土家族人。2017年,他来到河湾村。整个河湾山寨呈阶梯式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让他眼前一亮。但走进村里,他的心凉了一大截:有40多座新建的水泥房民居矗立在吊脚楼群中,看起来很不协调。
“它们就像古寨中长出了块块水泥‘疮疤’。”单一惋惜地说。
事实上,早在2010年,河湾村就对全村近百户吊脚楼进行修缮保护,一些村民还搞起了旅游民宿,头几年赚了不少钱。然而,由于缺少运营管理能力,加上没有配套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河湾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停滞不前,于是一些人将吊脚楼改建为水泥房。
吊脚楼是土家族最为显著的文化特征之一,留住吊脚楼,就是守住土家文化的“根”。这次经历,让单一萌生出在河湾村修建吊脚楼的想法。
“当地年轻的工匠都不会修建吊脚楼,而那些懂手艺的老师傅,平均年龄已有70岁。”单一说,留住吊脚楼,已迫在眉睫。
实施两个旅游产业配套项目
当时,单一在重庆经营着一家家政公司,年营业额有2000多万元。2018年初,他将公司交由家人打理,一个人来到了河湾村。
他实施了两个旅游产业配套项目:一是建设吊脚楼民宿,通过自身示范唤起河湾人对土家文化的保护意识。目前,历时6年的民宿总体完工,其主体是一座三层楼高的正三间式吊脚楼。
二是修建土家族传统建造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土家族博物馆)。建有穿斗式、抬梁式、独角式、撮箕口式、四合天井式等10种不同结构的吊脚楼群,同时展示土家石屋、土家牌楼、巫傩文化等,助推河湾村旅游产业发展。
今年春节,单一没有回家陪伴家人,而是留在河湾村,完成了土家族博物馆的修建收尾工作。春节后,博物馆将试运营。
成立民宿联盟,统一接待标准
“留住吊脚楼,挖掘土家民俗文化,拓宽河湾村文旅共富路。”单一表示。
在建设吊脚楼民宿和土家族博物馆之初,单一就规划将其打造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乡村旅游汇聚人气。
2023年,河湾村酉水河湾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土家族博物馆也被评为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去年又被评为重庆市吊脚楼建造技艺传承基地。
“从去年3月份开始,每天都有游客到古寨游玩观光。”单一说。
游客量的增加,也让单一意识到河湾村的乡村旅游要“抱团取暖”,提升服务质量。为此,他联合30余位民宿老板,成立了民宿联盟,统一接待标准。
在“两河书院”内,几名青年正在制作西厨糕点。“要让青年参与村上的乡村旅游产业。”单一说,民宿在招聘时优先考虑培养年轻人,目前“两河书院”和土家族博物馆已有6名“00后”“90后”员工。(记者 苏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