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重庆电科院员工在武隆科研基地开展覆冰厚度等数据观测收集。(李杨 摄)
正在建设中的武隆科研基地。(李建松 摄)
1月17日,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武隆科研基地(以下简称“武隆科研基地”),国网重庆电科院员工吴海涛、肖前波正使用多功能风速仪、游标卡尺等设备,开展温度、湿度、风速、气压以及覆冰厚度等数据观测收集,为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覆冰观测及应对提供数据支撑。当日,武隆科研基地一期规划试验装置本体安装任务结束,具备野外覆冰观测研究能力,项目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
武隆科研基地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徐家村鹰咀岩,平均海拔约1700米,冬季覆冰严重,夏季雷击频繁,高湿浓雾天气超过250天,是进行能源电力装备自然灾害防御研究的理想场所。该基地于2023年3月启动建设,其中一期建设内容包括科研用房、试验设备、工程验证平台三部分,二期建设内容包括极端条件与复杂环境模拟科学装置、雷电闪击观测及预警系统、地灾观测系统、风光荷储分析平台。
武隆科研基地建成投运后,具有支撑国家电网公司实验能力建设体系和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支撑重庆市科技发展战略布局,以及国网重庆电力科技创新合作示范窗口、新技术示范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六大功能,可用于野外自然灾害观测、环境适应性研究、重大工程验证、技术标准验证、电力安全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新能源系统特性研究。
国网重庆电力科技部科研计划处处长廖亮介绍,武隆科研基地已被国家电网公司纳入“藏电和沙戈荒外送观测研究站点”实验能力建设体系,成为承担国资委原创技术策源地基础研究任务的五个网省公司之一。基地全部建成后,将为藏电、疆电入渝和川渝特高压联网等重大工程提供坚实的试验验证支持,有力提升电网装备的防灾减灾能力,为我国西南地区能源装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强的科研支撑。
下一步,国网重庆电力将加快完成一期已安装设备的调试等工作,按计划推进二期规划的极端条件与复杂环境模拟大科学装置建设,确保在202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游绍斌 李杨 吴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