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23日,舞剧《天下大足》将在重庆大剧院连演3场。这是该剧首轮巡演的首站,原计划演出两场,但1月3日开票之后,3000多张票便迅速售罄。不少观众拨打票务中心电话或是后台留言,表达观剧的期待。为了回应广大剧迷的呼声,这才有了首轮首站3场演出。
在2024年12月底,《天下大足》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时就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喜爱。是什么让《天下大足》如此充满魅力?剧中还原了大足石刻的哪些艺术形象?
作为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和巅峰之作,大足石刻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以及蕴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足石刻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典范。
舞剧《天下大足》从大足石刻这一文化瑰宝中获取灵感,并进行深入理解和挖掘,用舞剧这一当今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唤醒沉睡的文物,让文物“活起来”。
梳理《天下大足》主创名单,《只此青绿》导演、舞坛“双子星”韩真和周莉亚,担任本剧的艺术顾问,在年轻人中有着极高人气的青年演员张翰、孟庆旸担任主演。
优秀班底的制作水准带来的冲击力显而易见。早在《天下大足》官宣剧照时,不少观众就直呼“太美了”“仿佛石窟造像走下了崖壁一般”……舞台上,大足石刻的元素丰富,各色形象跃然而出,比如媚态观音、水月观音、志公和尚、吹笛女、养鸡女等,都得以艺术还原。
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剧《乐和长歌》《唯我青白》《天工开物》等,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天下大足》靠什么突出重围?
制作人吴杉介绍,创作团队经历了反复建构与推翻的过程,多次到大足石刻,与崖壁上的造像“对话”,认识并理解石窟造像艺术。
《天下大足》创作历时两年,聚焦大足石刻背后的平凡工作者,致敬华夏文明史中的平凡匠人。负责构思与制图的“师父”、以精雕细磨工艺为原型的“老铁”和“小学徒”、以拉粗坯工序为主的“大力”、脱胎于书丹工序的“秀才”、负责测绘的“和尚”等,匠人群像在《天下大足》中立体鲜活。
主演张翰表示,为了更好地呈现角色,大家一起学习了石刻技巧,演员孟庆旸表示,每次扮上后,都会有意识地让自己进入到一个沉稳、平和的心态,整个状态向角色贴近。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同时也是该剧的专家顾问,他说:“《天下大足》积极向上、有美感也有力度,让即使没有去过大足的人也能对大足石刻有初步的印象。希望观众,尤其是喜欢舞剧的年轻观众,可以透过《天下大足》,看到‘开山化石、励志图新’的精神面貌,感受凝固于石壁上的匠心传承。”蒋思维说,期待《天下大足》能够给观众带来惊喜,向世界展示东方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