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系统。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1月8日电(刘磊)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涪陵区受长江、乌江水系切割,沟壑纵横,黎香溪、小溪等中小河流洪水调节能力差,容易受到洪涝灾害侵袭。
近年来,涪陵区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作牵引,构筑山洪地灾风险防御多跨场景,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全域感知、智能预警、仿真预演、多跨协同,重塑山洪灾害防御机制,提升小流域山洪地灾风险管控能力。
2024年6月,涪陵区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李渡街道指挥中心分析研判立即开展19个村(社区)现场视频调度,组织网格员前往地灾点排查。
岚马村现场排查后上报“岚马村3组公路危岩及地质灾害点存在安全隐患”事件,街道立即启动地质灾害预案,第一时间前往现场,配合市规化自然资源局地灾防治高度指挥中心、205地质队、区地环站联合专家组对岚马村公路危岩、地质灾害点重点点位现场踏勘。一方面,动员地灾点应急避险范围内的群众紧急搬离避险,共搬离避险群众3户11人;另一方面,针对公路危岩情况,根据地质队、地环站专家组现场查看后提出的要求,对涉险路段两头路口进行封路处理,确保不发生地质灾害事故。
李渡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积极承接气象“预警联动一件事”在基层实现贯通升级,事前开展暴雨气象天气预警处置事项配置,按照指挥中心—四板块—各网格三级,配置分管领导、应急、水利、规资、网格长等责任岗位24人,实现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按照预案自动分拨至责任单位,确保不落一岗不落一村。
涪陵区清溪镇大湾滑坡转移群众。新华网发(资料图)
李渡街道是涪陵积极推动小流域山洪地灾风险管控的一个缩影。
2024年,涪陵区应急管理局统筹国家、市级和区级资金886万元,启动地质灾害工程治理28处、水毁修复工程3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座。向上争取资金6165万元永久性搬迁避让地灾点受威胁群众411户1296人。争取国、市、区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地灾点监测台站27个,改建监测台站306个,安装无线预警广播339台,进一步强化监测成果及监测曲线图应用。
在此基础上,涪陵区按照“全局一盘棋”思路,整合山洪灾害管护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多员合一”工作队伍,统一规划布局,新、改、扩建水雨情监测站点等方案,探索气象、中小河流、大中型水库、地灾、水文、应急力量等数据融合进一个图层,实现水雨情发布统一,数据多方共享。
涪陵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陶华介绍,涪陵还编制形成《涪陵区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方案》,按流域划分全区为156个小流域基本单元,完善流域内726个地灾点,268个四邻区域、364个农房边坡等孕灾体基础数据和受威胁群众基本情况,实现手动雨量分布图与地灾隐患点、地质灾害易发区、小流域等区域的矢量数据叠加,预警精度到乡镇和小流域,逐步形成预测、预报、预警递进式的模式。同时,充分利用重庆“141”基层智治体系,实现预警信息在14个主要行业部门和27个乡镇街道应用贯通,实现预警信息“自上而下的发布和自下而上的应答”。
“2024年以来,涪陵区高效应对处置灾险情,组织受威胁群众紧急扩面避险转移,紧急转移受威胁群众1373人,全区汛期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陶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