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型理论传播电视节目《思想的力量》开播-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4 12/28 09:56:30
来源:重庆日报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型理论传播电视节目《思想的力量》开播

字体:

  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12月27日21:35,大型理论传播电视节目《思想的力量》在重庆卫视开播。节目紧紧围绕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构建起融媒理论传播的崭新样态,收获广大观众和网民的如潮好评。

  打造“鲜活思政课”,构筑“观点舆论场”

  《思想的力量》节目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重庆广电集团(总台)承办,重庆卫视倾力打造,是重庆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点项目。

  作为一档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实践、聚焦开辟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创新栏目,《思想的力量》紧紧围绕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致力于记录一堂走心分享的“鲜活思政课”,构筑一个理论紧贴实践的“观点舆论场”;既立足重庆,又有全国和国际视野;打造一个既具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热度的精品节目,塑造一个具有鲜明重庆辨识度,又有开阔眼界的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品牌。

  当晚,《思想的力量》节目播出的总开篇——《思想的伟力》,以在新思想指导下重庆大地上结出的生动实践果实为例,系统总结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节目形态上,该节目采用“分享人+点评嘉宾+现场观众”的模式。分享人声情并茂地表达了新思想在重庆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成果;点评嘉宾为“理论大家+流量大咖”的顶级组合,进行现场点评;现场观众则在一段段感人表达、一句句真知灼见中,感悟思想的伟大,汲取奋进的力量。

  节目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入声光电、AIGC等多重技术手段,活化观点的创新表达。同时,强调年轻化叙事、融媒化传播和圈层化互动,注重吸引年轻受众,打造“网生一代”年轻用户喜爱的“有意思”“有意义”的思政内容。

  理论结合实践,妙语连珠话真理

  思想的力量,总能穿越迷雾,标定前行的方向。

  “一切历史的精华,最终都将沉淀为思想的历史。”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以主旨演讲的方式,拉开了首期节目的序幕。

  他分享称,2000多年前,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这些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光芒,照亮了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历史道路。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又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怎样走向复兴?一个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怎样找到出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在深邃的历史思考中,发出了时代的先声,凝聚起了磅礴的力量。

  在对谈环节,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杨金海,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白显良加入讨论,同样是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他们的精彩观点。

  如,在谈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时,白显良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能力行,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行。这既表明马克思主义行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贯彻和彰显,也体现了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上的自信自强。

  再如,在回答网友“我们生活中,马克思主义有什么作用”的问题时,杨金海表示,大家仔细分析一下,你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生活当中。以我们的节日文化为例,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给我们带来的。正是因为这些节日已经变成我们生活当中日用而不觉的文化了,所以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令人耳目一新,让正能量变成大流量

  当晚,该节目播出后,即刻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专家、学者、市民、网友纷纷给予点赞好评:

  “理论的大众化传播一向是一个难题,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现象。《思想的力量》这档节目,将深奥的道理、前沿的理论,用影视化、形象化、具体化的方式表现出来,走进人民群众中间,让正能量变成大流量,节目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希望《思想的力量》继续推出更多更好的理论通俗化作品。”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称。

  “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是理论界的重中之重。《思想的力量》节目,让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以融媒体传播方式,用群众身边闪光的实践故事为脉络,构建回望历史、深耕现实、洞彻思想的沉浸式理论学习场,‘接地气、冒热气’,有‘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精神。”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重庆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方旭表示。

  “节目采取年轻化叙事、圈层化互动,并引入声光电、AIGC等多重技术手段,活化观点的创新表达,犹如一股清新的文化溪流流进我的心中,带给我深刻而独特的观看体验。通过鲜活典型的案例、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让我在观看中不知不觉就领悟到了理论的精髓,太赞了,我将持续关注这一节目。”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二学生李婷说。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该节目将采用主题季编播,一个理论主题即为一季,每季策划4至6期节目,每期节目45分钟。第一季的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